第四十三章 龙源计划-《世纪帝国》
第(2/3)页
“于产业政策方面,帝国将采取补贴政策,即对台风造成的损失给与补贴并进一步削弱外来竞争力量的优势。帝国将通过橡胶产业协会组织加强对橡胶和橡胶制品生产的引导和管理,避免恶性竞争,推动技术进步……”
随着杨永泰一条一条地讲下来,室内的几人表情各异。
谢忠是知道内情的,唐绍仪只是知道有这个事情,却不知道细节至于方石坚等人是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计划。
现在听下来,不少人心里有些迷糊,还没想明白到底怎么用资源控制和影响世界各国,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似乎有些道理。
一直到杨永泰讲完,郑宇示意他坐下,静静地环视众人,半晌之后淡淡地说道:“各位是否觉得有些迷惑,就是这个计划将来到底能做些什么?”
方石坚点了点头:“臣确有此屡……”
“其实这事情说起来也并不复杂。”郑宇说道,“比如我帝国控制了全球的橡胶产能在和平时期,如果法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汽车产业,要对我帝国汽车产品征收巨额关税,则我帝国和华资财团可对法国展开贸易反报复,其中就可以包括停止对法销售橡胶和橡胶制品……此外还可以利用橡胶提价打击各国汽车产业,而帝国则可以对轮胎企业进行补贴。”
“到了战时,帝国即使中立,也可以通过限制对某交战国的橡胶出口以削弱其战争实力,或争取于我有利之条件。”郑宇说道,“其他战略物资也是同理。
这个龙源计划,大体上就相当于把现代工业的几条命脉牢牢我在我们的手里,想让谁日子难过谁就得难受;想让谁趴下谁就得趴下。”
唐绍仪听得有些入了神,忍不住问道:“陛下这个能有这么厉害?要是这样,那岂不是光靠这个就可以解决一切外交争端了?”
“话当然不能这么说。”郑宇摇了摇头,“这东西有用,但也不是万能的。比如猪鬃,你可以限制出口,或者把价格提得过高,但这样的话其他国家就可以大规模地饲养生猪,以争夺市场,最后反倒是两败俱伤。运用这些武器,要讲求策略,而且不能频繁使用,用就要用在刀刃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巩固加强这些方面的优势,提高国家对这些物资的控制力,逐步掌握住市场的决定权,保证我们一旦动手就是势不可挡。”
唐绍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龙源计划本身属于绝密,也是帝国的一个长期规划。但具体的产业政策步骤,则需要以内阁决策的形式提出,尤其是涉及到国家预算追加,还需要说服国会。”郑宇继续说道,“今天邀请诸位共同商讨此事,就是希望能够群策群力,一起把这个事业做好做大。”
唐绍仪却是皱起了眉头:“陛下,这事情虽然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很有些难度。”
“少川请讲。”
“如钨矿,我帝国虽管制严格,但各地仍有擅自开采者。如江西,湖南,民间私自开矿者这两年已经有了不少,地方官员多有卷入。尽管帝国铁拳肃贪,又行战时经济管制,以严刑峻法遏制私自开矿和走私,但此间暴利,仍有人铤而走险。更有偏远地区,参政院和地方政府为乡绅把持,私自开矿,又以部分所得于当地修桥补路,捐助学校谋得令名。中央要查禁,总有地方乡民闹事,百般阻挠。若长期行此管制,厉行严查,恐地方骚乱。”
“再如猪鬃,帝国各地乡民多有饲养,集中收购不易,而猪鬃价高,今年也有不少游商四处采购,再转手倒卖境外。至于查禁走私,各地多有掣肘。”
“此类活动,于战时帝国厉行严惩,然此刻大战告终,民意从宽,各部也无意再行酷烈之法。若强行推行统购统销,压低采购价格,难免各地抗征。地方有诸多利益与此,说不得也要推波助澜。更有无良或无知之人,想必还要以“苛政”讽刺我帝国政府,以煽动舆论,引导风潮。似此等垄断物资,暴利在前,人孰能御?此然精妙,然如何施行,还请诸位畅所欲言。”
郑宇看着这人侃侃而谈提出如许不妥之处,心里却并无丝毫不满。
他现在巴不得手下人越能干,越有见识越好。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尽管他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能比郑鹰那四个人加起来还要强。以郑鹰师生的见识,才智绞尽脑汁尽近四十年,也不过让这个国家有了这些改变罢了。靠他郑宇一个人,又能做到多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