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科学会之说明(1)-《十恶临城》


    第(2/3)页

    周穆王登昆仑,见西王母。又说昆仑上空乃悬圃所在,悬圃者,神仙所居之处。

    今按古籍考校,查古人活动范围,更究万山发源之地,疑似昆仑虚者唯有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一名古已有之,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译为“波谜罗”。古中亚语中,帕米尔为高大屋顶之义,与昆仑本义相似。帕米尔为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天山、喜马拉雅山汇集之处,称为万山之祖恰如其分。

    西域诸国,西连帕米尔,东抵中原,乃东西交通之要道。《汉书》中记载西域有三十六国,后征战变乱,裂为五十余国。孝宣皇帝置西域都护府,延至唐代,设安西都护府,都护常驻之地,为龟兹国,是今新疆库车县。

    西夜国,又称朱俱波国,氐羌人所建,载于《汉书》,为帕米尔西麓一中等小邦,都城呼犍谷,位于丝绸南道要冲,为商旅必经之处。

    西夜后吞并子合国,或称西夜子合,常与周边大国疏勒、莎车交战。至唐初仍有所载,国力一度强盛,先后征伐蒲犁、德若、依耐诸国,灭其国,劫掠人口而归。

    贞观十八年,玄奘由天竺归国,过朅盘陀(蒲犁)国,行经斫句迦,即西夜国。当时蒲犁、西夜仍在。然而永徽之后,西夜便消失于史籍之中,再有朱俱波国,国王已非氐人,而为疏勒人,此朱俱波国只有西夜之地,而无西夜之人。

    因此,西夜国从突然发迹,吞并邻国至突然消亡,人城不存,只有短短六年之时间。

    一千三百年前的短短六年间,西夜国究竟发生了何事,才导致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结局?科学会勾陈古籍,研译资料,乃终有定论。

    定论既出,方知一千三百年前之历史,将于此地重演。法有末法,世有末端,十恶临城,莫罗即降。探微索赜,乃拒乃抗。以科学之精神,查莫罗之缘起。共勉共励,矢志不移。

    ……

    库车县外有昭怙厘大寺,民国时出土众多文书,板荡之世,文物四散。科学会搜集古籍,还复原貌,见唐朝初年西夜国沿革之记载。现将其辑录归纳如下,以备新进索查之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