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谁更浪漫?-《鼻尖上的宝藏》


    第(2/3)页

    众人听完双眼发光,没想到袁大头也能这么值钱!那满满一大箱可真是宝贝,说不定就能捡漏。

    闻一鸣看着大家群情激奋的表情,暗自好笑,也不错,每次都是自己寻宝捡漏。这次也让他们参与进来,万一能找到签字版,上拍也是不菲收入。

    “咦?居然还有字画?”

    闻一鸣打开最后箱子,里面放着金块和元宝,最下面还有红布包,居然是几幅卷轴。

    “明宣宗行乐图!”

    闻一鸣赶紧打开,没想到土匪居然也有字画?可能是从某个书香门第抢来,连他都知道是宝贝,所以才藏起来。

    绢本,设色,纵211厘米,横353厘米,分为六部分,分别表现了射箭、捶丸、投壶、坐轿等活动,是明代中早期传世宫廷绘画中少见的堂皇巨作,故宫有同样作品。

    “先生,这些人难道是在打高尔夫球?”

    黑凤凑到跟前,突然吃惊的指着画卷中间的位置,几个妇人围在一起,用手里的长柄球杆在打击地上的小球,前面还有个洞?

    “不会吧?明代就有高尔夫球?”

    “我看看,还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所有人围上来,吃惊不已,闻一鸣笑道:“这叫做捶丸,捶是击打,丸即小球。古代以球杖击球**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曾大盛于宋、金、元三代。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在元人散曲、杂剧中多有提及。《庆赏端阳》剧中的道白亦云:“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

    最形象反映当时捶丸活动情形的,是现存于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的元代《捶丸图》。绘在明应王殿西壁上,图中于云气和树石之间的平地上,二男子着朱色长袍,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

    左一人正面俯身做击球姿势,右一人侧蹲注视前方地上的球穴,稍远处有二侍从各持一棒,棒端为圆球体,居中者伸手向左侧击球人指点球穴位置,是元代民间捶丸活动的真实反映。

    明人李诩所著《戒庵老人漫谈》中的供闲选胜各八,就是在供人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各有八种妙招,象棋是八捷,围棋是八势,捶丸则是八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