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真正的高手?”-《大宋主神王爷》
第(1/3)页
九品知县官,那就是县太爷了,放在现代21世纪的中国,那就是一县之长了。
就算打个折扣,当不了这个。王都头混个从九品,那也只少相当于21世纪的“县政法委书记”了。
从一个城管兼职刑警式的大队长,一下子变成一县的二把手级别,这种跳跃式提升,不可谓不大。
当然,吏员即使升任官员,已经是“特恩”,他很可能就在这个官位上,一直到老再也无法升迁一步。除非再次出现奇迹!
但是,王都头并不在意,一步登天后,他就是官了,以后他的子女也能成为官宦子弟……
从此他的子女以后,见了百姓也可以自称小衙内了。这是质的区别啊!
当然,中国以前衙内并不是指官二代。“衙内”本是掌理禁衙的官职,唐代籓镇相沿以亲子弟管领这种职务,宋元时便称官家子弟为“衙内”,犹如称“王孙”“公子”一样。
《武瓦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
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广为流行。到了北宋以后,人们就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骑在回程的马上,王都头王泰安乐颠颠的,向书记官说道:“这下俺真该回家给祖宗上香了,祖宗保佑,祖宗保佑……书记,你且坐着,我这就跟小娘子们,还有进马车说道说道去。”
州衙给的待遇如此优厚,几乎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他相信,只要把这些事儿一说,必定所有人都会同意的。
果然,那些学子带来的几个书童一听这消息,当场为自家公子高兴到手舞足蹈。
古代读书就不容易,更不用说坚持考到殿试的了。现代人对科举考试制度都一知半解,以为考上了秀才,便可以考举人,考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轻松的到京城考进士。其实这过程并不那么简单的!
考生需通过县考、府考和院考之后,才能取得秀才资格。秀才考试,称为童试。童试通过之后,再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之后,才能参加院试。
县试和府试分别由知县和知府主持,院试则必须由钦派的学政主持。童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大县录取三四十名,中县二三十名,小县十余名。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是绝对不能带入现代教育体系的,童试绝不是幼儿园升小学,童试屡考不过的读书人大有人在。也就是说,现代的大学生来考古代的童生,可能也十有八九通过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