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道的附近术道环境极为复杂,它的北部是十万大山,巫门的天下。而东部则是接壤岭南道,属于许家的地盘。西部则是靠近了西厉帝国最为富庶的南部河谷地带,那里是西厉帝国镇南将军的统治地域,同时也是西厉帝国佛门的重要据点。至于滇黔道的南部,便是南越帝国的地界,那里的降头师虽说厉害,可是却囿于并不团结,再加上守土的老传统,并没有越界的趋势。 当时夏家的最大敌人,莫过于北部的巫门了。滇黔夏家之所以会被九龙内卫一直容忍发展壮大,其背后的一大原因,便是九龙内卫需要一个遏制巫门扩张的势力,以防止巫门吞下滇黔道的地盘,然后形成一个控制南方庞大的势力。当时的术道处于术门大兴,巫门刚刚衰落的时机,巫门分为两脉,一脉远走大漠,后来发展为大漠巫门。一脉南下,钻入了十万大山的烟瘴之地,和当地的蛮夷打成一片。 而当时南方巫门还没有断绝重整旗鼓,回归中原的希望,他们还在想一统南方六道,然后携初开之势,杀回中原。而作为巫门被逐出中原的主要推手,九龙内卫,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点的发生的。于是九龙内卫开始了进行战略的谋划,当时的西南方一共主要四个道,分别为滇黔道、荆湘道、川蜀道、岭南道,而十万大山正好位于这四道之间,而且十万大山蛮夷众多,所以哪一个势力,都不愿意轻易去进入十万大山。 于是九龙内卫便开始安排了比较亲近自己的许家,将十万大山的东部出口堵住,又拉拢川蜀道的唐家,默许他们出兵占领甘凉道的秦州四州的术道地盘,来换取唐家封堵巫门西出川蜀,进入川南的可能。而那荆湘道乃是张家的地盘,他们不用九龙内卫动手,就会自动去封堵巫门北上的渠道,因为荆湘张家也是巫门被驱逐出中原的背后黑手,当初张家缩居于荆湘一地,迫切想要北上,进入中原的广大区域,却被巫门将北上的路口堵得死死的。 后来巫门衰败,荆湘张家配合九龙内卫,将巫门驱逐出中原,并借机攻占了南州这一战略要地,使得张家可以将手伸入中原术道。所以巫门想要再回到中原,他们是最为担忧的,所以不用九龙内卫去说动,便自动堵住了巫门北上的道路。 而九龙内卫唯一的担忧,便是巫门会从滇黔道为突破口,将这个地域广阔,蛮夷同样众多的蛮荒之地据为己有。而九龙内卫对于滇黔道,当时真的有些鞭长莫及,没办法直接派出重兵,去阻止巫门的南下。一旦让巫门南下滇黔道,并将其彻底消化,这对九龙内卫的布局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滇黔道地域广阔,而且当地蛮夷众多,非常适合巫门发展信徒,收纳资源,整合人才。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南越帝国还是处于分裂的状态,还是诸侯并起的战乱时代。对于常人而言,战乱意味着死亡和痛苦,可是对于术道而言,战乱却意味着新生和势力的扩展。唯有战乱,才意味着秩序的破坏,以及新的地下秩序的开启。尤其是当时后来的南越帝国还没有出现,南越境内都是分裂的状态,而他们的术道也是一盘散沙。 一旦让历史悠久,传承深远的巫门占领滇黔道,再以滇黔道为跳板,进入南越境内,等到他们在南越境内混得风生水起,羽翼渐丰时,恐怕一切就会麻烦了。那时的巫门必然有着回归中原,和九龙内卫一战的实力。 而这时,当时还是少女的夏家老夫人出现在了九龙内卫的视线里。夏家老夫人是夏家数百年才一出的惊世之才,可是她却经常没有规律地陷入狂暴状态,一旦进入这个状态,即使她的亲生父母,都难以控制,她也给夏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当时夏家并非是术道家族,所以被迫将夏老夫人放逐,而九龙内卫却感觉到了这个少女,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和四分五裂的南越帝国一样,滇黔道当时也是一片无人染指的术道净土,当地除了一些实力低微的土著宗派之外,便没有了什么有实力的势力。而川蜀道的唐家,岭南道的许家,包括十万大山里的巫门,都对这块术道净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九龙内卫并不想让其中任何一家势力,得到滇黔道,一旦让唐家或者许家染指滇黔道,他们的势力将会进一步膨胀,千年世家的底蕴再加上新的一块地盘,足以让量变引发质变。 唐家如果染指了滇黔道,将从天下最为险要的川蜀道,打通一条南下的渠道,若是他们再进军南越,那么将不可阻挡。而许家如果染指了滇黔道,他们必然会进一步膨胀,他们离南越是最近的,到时候许家便是真正的南王。而巫门更不用说,是绝对不允许他们染指滇黔道的,于是九龙内卫开始派人去帮助那位少女,而夏老夫人的天资也是极为可怕的,以至于那名充当师父的内卫,也产生了恐惧,不知道自己是否教出了一个怪物。 而那名少女在二十岁时,便已经名震滇黔术道,并开始组织自己的势力。由于是被父辈们赶出了家族,那名少女对男子极为仇视,她仿效中原王朝的后宫制度,广招面首,并决定培育自己的子女,作为势力的核心成员。不到三十岁时,夏老夫人的势力便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滇黔道,成为了人见人怕的一方魁首。 可以说,夏老夫人便是夏家的真正掌权人和主心骨,而在他四十岁年,她也成功地复仇,血洗了夏家那些当初将她逐出家族的父辈们,彻底掌控了夏家这个滇黔道的土司大族。有了夏家的财力支持,夏老夫人更是不断开疆拓土,成就了夏家的不世之功和霸主地位,而随着夏老夫人的病重,夏家也逐渐被那些野心之辈给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