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难题-《多元宇宙的异位面来客》
第(1/3)页
陈长明一觉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连带着口味独特的营养餐,也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饭,坐在办公室里,开始盘算手头的计划。
“永无止境世界里即将开始的文明升格实验。”
“生化危机世界即将进入末世,要想办法跟那边的中国建立联系,很多现实中无法开展的科研工作以及大规模装备生产,在那个经济即将全面崩溃的世界,都可以尝试。”
“漫威宇宙,也要开始尝试建立前进探索基地。”
“分身乏术啊,传送只靠我一个人,根本就没有大规模铺开的可能。”想到这,就想起了昨天孙新无意间说的话,“传送装置么?”
传送,也就是利用装置将物质从一个地点送到另一个地点的技术。
如果传送技术能成真的话,这个可能传送的科学理论,就是量子理论,而和传送有关的这部份量子理论,要先从薛定谔的猫说起。
在原子中,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转动,并不是像一般图片中看到的那样,是一个个小球沿着固定的轨道转,而是存在于围绕着原子核的“机率波”中,波的振幅越大,电子“出现”在那个位置的机率就越大。
薛定谔正是导出这个波的方程式的人,而将机率导入“用数学就可以推算出一切”的传统物理,正是量子力学最大的突破之一,也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我确信上帝不丢骰子”。
将这种无法确定电子身在何处的特性适当地表达出来的人,就是海森堡。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则告诉我们,一颗电子的位置和速率是不可能同时被确定的,而偏偏知道一个物体中的每个粒子的准确属性,是传送的要件。
因此看起来量子力学本身就是让传送不可能发生的限制所在。
其实恰恰相反,量子理论之所以看起来是个“限制”,是因为我们仍然跳脱不出“粒子是一颗颗的球”。
必须要让它们从一个地方消失,再带到另一个地方重新组合这样的思维。
事实上前面说过了,粒子究竟在哪,本来就是个机率,你身上随便一个粒子,都有一定的机率出现在火星上,在太阳里,在任何地方。
只是你身上的粒子实在太多了,出现在这些奇怪地方的机率太低了,以至于这种现象的机率低到几乎不存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