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国殇-《大鉴赏家》
第(2/3)页
“诗确实是《国殇》,不过这幅字是赝品。”
赵天明只是看了一眼就说道。
“啊?假的?你这就看出来了?不多看一下?”
齐腾云不甘心地说道,这幅字要是真的,明显比刚才那幅更值钱啊!起码也一百多万啊!
“这个你问我我都知道,这是于右任晚年在台岛那边,写的,写完没多久就去世了。他当年属于gmd体系,跟着姓蒋的一起撤台了,一直到临终前都没法实现回归祖国落叶归根的愿望。”
刘木盛说道,他对于右任印象最深刻的,其实就是这首《国殇》,据说去世之后,他的遗体就葬在抬到最高峰的玉山上,还竖了一个铜像面向大陆,远眺故土。
在那年代,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也根本没有那个幸运,等到两岸解禁。
“确实非常的遗憾,当年他其实是不愿意一起撤到台湾的,他追随的是孙中山,认为姓蒋的早已经背弃了国父的革命理想。
当时渡江战役即将结束,他还留在南京,不准备走了,然而最后还是在常凯申的逼迫下一起撤离到了台岛,而他的妻子和孩子没及时收到消息,却留在了大陆,天人永隔、骨肉分离,这大概也是他那么思念故土的原因之一。”
赵天明说道,一起撤向台岛的张大千,可比他幸运多了,英雄多磨难,最后却没落个好结局。
“是啊!听着都心痛,那年代这种事太多了!更遗憾的是,他临终之前留下的遗言都成了一个谜。在临终前,他已经口不能言,向守在身旁的下属先伸出了一个手指,然后又伸出了三根手指。后来陷入昏迷,谁能想到,就这样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再也没醒过来。
很多人猜测,他的遗言应该是指,将来祖国如果再次统一,就将他的遗骨运回陕西三原,那是他的故乡。然而,他的遗愿依然没有实现。”
刘木盛说道,这不仅是他的遗憾,更是一个民族无法言说的伤痕。
听父亲说,他就有亲人留在台岛那边,一隔两地,再也联系不上。
“他的书法很了不起,但是我更崇敬的是他革命先驱的身份,你们可能不知道,于右任本名叫于伯循,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而且大有深意。
右任的谐音是“右衽”,在古代,汉族人民的衣服是“右衽”,而少数民族的衣服是“左衽”,于右任是借这个名字表达对反满革命的支持。他年少时期甚至还上书要杀掉慈溪,被朋友拦下来才没出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