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压轴品-《大鉴赏家》
第(2/3)页
张大千的作品,他也收藏了一件,但那是普通的作品,不具备什么代表性。
现在要拍卖的不一样,是仿古作,还是仿八大山人的作品,两者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画道大师。
张老爷子很清楚,在近代像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是为数不多的,他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才能达到“师心为的”的境界。
张大千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
“这么一位国画大师,最后都没有回国,真是可惜。”叶秋爽说道。
张老爷子叹了口气:“也不能说他不思乡,不爱国,当时的条件,他回来实在是耽误。”
其实,古玩圈的人都能理解张大千先生不回国的原因。
据说,当初就连总理都很关切,曾几次盛情邀请张大千先生回来。最后,张大千先生还是留在台.湾。
其中原因很多,熟悉的朋友说过两点。
第一,张大千自由散漫,爱花钱,在国内,没有这样的条件。
第二,张大千自由主义很强烈。要是让他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美协理事等职,经常要开会,肯定吃不消。张大千这人,只适宜写画,不适宜开会,他不擅说话,更不擅作大报告。
其实,还有更深的两点原因。
其一,经济的原因。当时新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大家都是混在温饱的线上,还没有多少人有能力去消费书画这些精神享受。
公私合营前,除少数私方人员外,绝大部分人员先实行供给制,后是低薪。衣食住行外,所剩无几。
很少有人会用钱来收藏字画,艺术市场十分萧条,既无国内市场,更无海外市场,中国画没有出路。
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改画连环画、年画或广告设计,有的从事美术教育,只有极少数画家,如齐白石,还能坚持卖画为生,但价格甚低。
“当年齐白石一幅画,只有几十元,还不太好卖。”张老爷子苦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