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这个没问题-《工业之流光岁月》
第(1/3)页
说起这1983年的123厂,它还真不见得就有三十年后那样风光,此时的123厂才刚开始转型全力制造歼七,但转型哪里是那么容易,暂时看来还并不太成功,歼七系列也还没开始发力,早期型号并不能满足军方要求,订单也只是象征性给了些,算是勉强维持生产。
再者,歼七项目确实是得到286的重视,要求把它作为当前航空工业在歼击机领域的重点来抓,但随着286要求军事向经济让步的政策贯彻下去,此时国内的军工单位普遍生产效益都不好,包括123厂在内,大家都是过“苦日子”。
当然了,这个苦日子也只是相对而言,就123厂这种特大型国有军工单位而言,再怎么也还是有两斤铁,就算效益不好的时候,也一直都算蜀都周边算很不错的单位,只不过是相对以往的辉煌时代,才显得有些不太景气而已。
如果汪正国不是来自三十年后,知道三十年后的123厂能够崛起的话,单就只说现在所看到的景象,这实际上和国内其它老国企没有两样,都是一副暮气沉沉,甚至说过分一些,就是要死不活的样子。
一路上汪正国问了好几次路,并且都表明了自己身份,但对方依旧不与理睬。
这种态度说好听一点,可以叫做工人有主人翁精神、爱厂如家,时刻绷紧了保密这根弦,不与任何不认识的人谈自己工作单位;那么说难听一点,自然就是工人不近人情、冷漠、麻木,人家都亮明了身份,你还依旧不愿搭理,是典型的各人自扫门前雪。
连续好几次问路失败,这也让汪正国感受到了大国企的“牛气”,一时间也拿这些工人没辙,只能同刘教授尴尬地笑笑。
“教授,这个您也别介意,国企都是这样,我再去想办法问问就好,实在不行我们直接去找总装厂,那边各方面都要稍微像样一点。”
国企的工人就是这样,单位效益低的时候,整个就是暮气沉沉,各种问题都有出现,效益好的时候能稍微像样一点,但这时候整个人浑身都会给人一种傲气冲天的感觉,各种鼻子长到眼睛上,一副我就是牛逼的样子。
当然,123厂这种国企也有它各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这里的水电气非常便宜,即便是三十年后,整个123厂属小区的水电气也都是远低于整个蜀都市的平均水平,这也算是国企福利的一种,是企业变着法来降低职工的生活成本。
其它在生活方面,唯一还能够让汪正国记得比较清楚的,也就是在零几年的时候,在那时候比较热门的某档选秀节目中,来自123厂的家属:郁可为,这个女孩子还获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当时就为了那事儿,整个厂的人都站出来为她拉票,绝对是轰动一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