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恐惧过后】-《文娱的良心》


    第(2/3)页

    “前不久进行了一项舆论调查,问及’为何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6成以上成年人表示是因为’当今社会手机、网络的普及‘。对照这点来看,《告白》里的情节设置简直是不谋而合。学生人手一机,散播消息,互相告发和进行霸凌;女老师苦于少年法无法制裁犯罪者,所以只能自行复仇;路娜事件后,网络上出现了崇拜者和专门网站,故事里面女孩就是其中之一。”

    《读读新闻》这样一篇文章,真正是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回复,现在关于校园暴力真正是话题不断。

    “校园里总有这样的现象,大家一起孤立那个最倒霉的人,冷暴力,或者辱骂或者暴打或者一些很残忍的行为。有人说小孩子是最残忍的,因为是无知的残忍才是真正的残忍。但其实身边的人是什么样的,无知的小孩子是有样学样的。所以归根结底,真正残忍的还是这些大人。说教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但是言行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惊人的,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断恶性循环中。”

    ……

    “继《熔炉》效应之后,校园暴力被包十一提及,目前引爆网络不在话下。看完《告白》之后,我想说的是青春是人这一生最好的年华,然而在小说里面的青少年内心世界存在的不是光明,而是各种黑暗与人性的残酷。引起我们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社会教育和未成年法律的思考,我想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意义所在。”

    “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你只是个孩子。我觉得这句话才是《告白》最惊心的一句话。”

    “对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态度,以温柔抒情的方式勾画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这是《告白》对’恶’的不加掩饰甚至渲染,进行各种突破底线的认知刺激,一点都不留余地。”

    ……

    “心灵弱小的人,会伤害更为弱小的人。凭借欺凌,他们获得同伴的认同获得自身的肯定。这种认同和肯定,基于微弱的心灵力量。欺凌的对象是无所谓。结果是无所谓,原因也是无所谓。”

    ……

    就在这样的恶意中,对于孩子究竟有多可怕的讨论开始。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因为他们并不会知道这并不是恶意的结束,在告白之后,紧接着是便是真正的杀害,更为残酷的恶意。

    许琦根本就没有想到,包十一继《告白》之后,居然这么快就又来新书。

    而且声称这是《恶意》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终极版。

    ……

    这让许琦,还有柳城出版社震惊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