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时日天长,何苦匆匆-《珠玉在前》
第(1/3)页
经历过电影之夜的幸运观众们志初只为电影而如痴如醉,颠倒沉迷,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因此而散发着愉悦的呻吟。而观影带来的体验与冲击,直到他们回家后,静悄无人时,才开始慢慢地在他们的脑海里,在他们的思绪中发酵出来。
不论闭上眼睛,或者睁开眼睛,那一幕幕光影流转的画面,便都仿佛在一遍又一遍重演。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片段,都被反复咀嚼。
此夜春深,夏风吹入南窗,虽犹有薄寒侵被,却正群芳半落,良宵恰好,极宜好睡,却多少人因电影而无法成眠。有人披衣坐起奋笔疾书,有人园中饮酒对漫天星辰倾吐心中思绪,也有人在黑夜中看到了属于未来的光亮。那光如此泡上,如大星横空出世,照亮人类历史的天空。
至夜极深时,放映电影的水边仍有几人驻足停留,离水最近的是叶阜安,余者皆在他身后。叶阜安看向波澜荡漾着光点的水面,眼中有仍未退去的淡淡惊骇,此刻,他身前的仿佛不是窄窄小河,而是容纳了历史洪流的无垠岁月及无限未来:“还是太快了,时日天长,何苦匆匆,民生之事,尤不能操之过急。世人总谓我乃寒门之子,守旧之流,目光不过三寸之地……却从未有人深思,操之过急,民之生计何如。”
水力织机纺机,确实没有引发大面积的家失其计,人失其业,然而并不是没有。机器固然使人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然多余的装劳力,有一技之长,或看见尚轻还好,若年长且无他技傍身,只怕晚来凄凉。
再到如今的电影……
“南京城中有多少个戏班?”
“大大小小百余数。”
“多少人从业。”
“近万人。”戏班中不止有角儿,还有操鼓乐丝竹的,收拾行头的,为班里做道具的,有小小年纪来学戏的学徒,还有教文戏武戏的师傅,有管着内外杂务的,林林总总。好比德麟班这样的大戏班,明面上看着人不多,其实里里外外加起来,得有二百多号人,因另辟了个园子养着一帮小学徒,是以德麟班的戏子里并不会见到太多人出入。
“教坊办了个电影学院,说是想把没法再上台子演戏的都转作演电影。”
这事叶阜安也知道,看似差不多,但其实仍有差别,仍是那句话,年轻的有天分的好说,不年轻的没天分的又怎么办:“官家太信重首辅,我如今在官家面前,余事还好,事干机械化,官家并不会听取我的意见。至于内阁……呵,杨廷礼一挥手,皆是响应者,是以,如今内阁,皆官家口舌手眼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