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章战马-《大宋天朝1630》
炎洲草原,夕阳越过天空斜照在草原上,为这草原染上了一层金色,草原上,先遣军直追出去了十几里地,杀得一路血流满地,科萨人前来的三百五十个武士,被杀了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也多半被先遣军骑着马匹赶上,只有几个人钻进了不知道哪里去躲过了先遣军的追捕。
科萨人想来也是悲催,打打不过,跑却更是没门儿,这次先遣军北上出征,考虑到一路要走上千里路程,李哲特地为先遣军每个战士都配了马匹,所以现在先遣军正式的军种,你可以称之为龙骑兵。
开城的马匹全是一路从海路上运来,极其珍贵,但是考虑到骑军在南炎洲草原上的重要性,李哲又不得不考费巨大,将战马也跟着运了过来,这些马有很多并不是直接从天竺运过来,而是从莫桑比克,马岛上征召,一路运了过来的,即便如此,也损耗了大约一半的战马,马匹娇嫩,从海路上运这是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所以现在整个开城就只有三百多匹马,全都是外面运来的,至于您问南炎洲明明也是草原,也有斑马之类的本地马,为什么就没有战马呢,这个恐怕就要问本地的土著人们的祖宗了,总之这非洲辽阔草原,硬是没有一种可骑乘的马种。
这时代,整个南炎洲是真的没有马匹可以骑乘。
这个情况行军司早就总结了出来,报回天竺,所以李哲前来,才会专门组织运送马匹。
不过闲杂李哲既然已经决定要在南炎洲深耕广植,这南炎洲的气候,也并不是不适合驯养马匹,李哲就早已经命都督府相关人等制定出了一个系统的战马驯养计划,具体的动作就是将和这里气候相近的天竺地区的马匹移植一批过来,然后在本地重新培育驯养一个适合本地的马种出来。
当然这个计划牵连甚广,需要的就不仅是军司方面,还有一些大商人甚至天竺侯秦家方面都参与了进来,是要以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做准备,却不是一时间能够排的上用场的。
所以可见现在这先遣军胯下的这一百多匹马在南炎洲是多么珍贵。
不过这一次这些马在这一场的追击战中也是小试牛刀,马忠的一百多人,竟然追的对面三百多人都没有跑的了,可见骑军在这时代的战争中有多么重要。
南炎洲的这些土著们,竟然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进化了几十万年,竟然硬是没有点亮驯养这个社会分工,可见这个人种本身的问题了。
这时候马忠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把那些战马都分配给他,组建一支规模不需要多大,只需要区区五百人精干型的小型军队,就足以征服这里所有的土著人。
至于那些传说中的勇猛善战的科萨人大酋长。嘿嘿!刚才被他全歼的这三百五科萨人武士,就是科萨人大酋长手下的近卫,大酋长的部落,其中真正的能战的精锐总共也就只有大约三千人左右。而这些人如果全都是这种武力,嘿嘿!还真是不堪一击。
这片土地上的土著人废成这个样子,还真是让马忠很是意外,怪不得那些西方蛮子当初区区百十个人就能占领开城,在这片土地上打下了那颗种子。
相比起来都督府的这次动静,未免就有些过于大张旗鼓了,李哲带来的陆海军两部总共一万余人对这里的土著们来说简直是泰山压顶。
这样的土著,这样的地方,这真是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啊。幸亏大都督及早出兵占领了这里,现在还不算太晚。
这样来看,或许今后开城总督区真正要面对的就只是西方蛮子,至于内地的这些土著,根本不可能给开城带来任何麻烦。
想到这里,马忠命令军队停下来修整,还要派人将俘虏的科萨人武士给开城押运回去,顺便还给李哲写了封信。
“大人……以上所说情况确实无误,以职下之考量,对本地的这些土著人完全没必要太过重视,只需我大军铁骑一到,彼等则立化为齑粉,彼等在南炎洲草原上总数大致不过五六十万人还分散为上百个部族,完全可谓之为一盘散沙,都督府原本制定之计划太过保守,恐有放纵之嫌,职以为不足取也……”
马忠给李哲的信啰啰嗦嗦一大堆,核心要点就是,快来吧!你快派人来吧,这里的人太菜,太好打,赶紧的再派给我点援军,我马上就能把整个南炎洲都打下来给你看。
经过刚才的这一战,连马忠这样的人也膨胀了,只想给自己也来个扩地千里的大功勋,至于这份战功的含金量,呸,既然都到了这里了,还要什么含金量,这样的功劳立下来,不管怎么说,好听!不是吗?
………………………………
与此同时,李哲正在自家的总督府看着眼前的地图,在地图上,李哲已经将粗粗的南非的轮廓给画了下来,这就是他的目标,从开普敦到德班,从马普托到比勒陀利亚,他这次来的胃口可是后世的整个南非,包括那个国中之国莱索托和斯威士兰。
马普托和斯威士兰,他已经下令莫桑比克总督区的总督,率军去占领,而至于德班,前几天,他就命令,从手下分出一支军去开辟德班港。
他定下的整个未来的南炎洲总督区,将有一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极其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一处绝佳的领地,而且领地内还有极其丰富的矿藏,原本这里的这块天赐宝地,他是准备留给自家做自己最后的后路的。
但是现在既然他未来的命运已经和公主搅在了一起,在可预见的将来,他将是作为整个天竺的主人而君临天竺的,那么这么一块天赐之地,也就没有必要在藏着掖着了,他决定把这块土地拿出来,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变成现有的财富。
很明显这样的话,既然李哲下了这样的决心,那些和他走近的那些人就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