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四分五裂-《最强军火之王》


    第(3/3)页

    要知道,在全球范围内,能提供推重比超过10的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总共只有三家,即美国的通用电气、加拿大的普惠与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法国企业只能生产中等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也就是用在“阵风”战斗机上的M88,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没有生产军用航空发动机的能力。

    M88算不上先进,在“阵风”上也只是勉强够用。

    因为罗尔斯-罗伊斯由BAE系统公司控股,所以在BAE系统公司退出之后,法德无法在欧洲获得可用的发动机。

    从GE,也就是通用电气购买?

    显然,为了推销F-35战斗机,美国联邦当局未必会准许GE出口高性能军用发动机。

    找PW?

    普惠公司早已开始转型,主要生产大函道比的民用发动机,而且BAE系统公司是PW的大股东。

    显然,没有BAE系统公司参与,法德军火企业就别想制造先进战斗机。

    到时候,德国、意大利与西班牙肯定会采购更多的F-35A,而法国要么屈服,要么继续使用“阵风”。

    因为参与了F-35战斗机的研制工作,还是英国购买的F-35B的组装承包商,承担了很多子系统的生产工作,所以就算没有研制第五代战斗机,BAE系统公司也能从F-35项目中赚到足够的利润。

    至于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的军火企业,能分到点残汤剩水就不错了。

    当然,在美军的OICW项目也是如此。

    英国脱欧之前,BAE系统公司对OICW项目的热情度不是很高,当时只是因美国企业的邀请,加入了竞标团队。

    更重要的是,OICW项目在启动的时候,采用的是现役标准口径弹药。

    现在,涉及到北约集团第三代标准口径弹药,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只是OICW项目,BAE系统公司未必看得起眼,毕竟美军的订单带来的利润不会多到哪里去。

    把整个北约集团算上,而且会对今后几十年的军械市场产生影响,那就不得了。

    从劳伦斯的角度出发,哪怕无法赢得OICW项目,也不能让德国控股集团的H&K公司主宰北约的枪械弹药市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