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各方反应-《崛起在大明》


    第(1/3)页

    八月份的某一天,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遍关外,为大江南北的民众所熟知,一代名将袁崇焕被判下卖国的罪名,并施以凌迟之刑,一时间,天下哗然,莫不震惊!

    辽东的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后金的都城皇宫之内,一个难以掩饰的大笑在回荡,声若洪钟,久久不绝,兴奋地难以自抑。

    “哈哈哈...崇祯那黄毛小儿,真是不堪重用,明亡不远矣,朕只是略施小计,让两个小太监听到一些话,那个黄口小儿居然就信了。哈哈哈,袁崇焕一死,大明无人可阻我皇太极,山海关之兵更无法奈何我八旗铁骑!”

    大殿中,笑声刚止,皇太极得意的抚摸着龙椅,莽古尔泰从一旁走了出来,站在皇太极的对面,毫不客气地说道:“大汗,死了一个袁崇焕,却来了一个孙承宗。此人向来交好袁崇焕,更是对后者的防御之道深信不疑,奉若真理。刚刚坐镇辽东,就开始加固宁锦防线,修复大凌河一带的城池。我八旗军要想再次入关,势必遭到对方的强烈阻击。”

    皇太极将莽古尔泰的倨傲看在眼里,紧紧眉梢微微一挑,转瞬恢复了正常,好像并不在乎对方没有施以君臣之礼,只是淡淡地说道:“哼...值此之际,一个孙承宗算得了什么?现在的辽东,明军的内部早就是貌合神离,祖大寿、何可纲、吴襄之流,犹如惊弓之鸟,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与咱们对抗?再说,即便是他们给予孙承宗一定的配合,咱们八旗子弟又不是吃干饭的,岂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修复城墙?”

    ......

    与此同时,山海关的经略督辽府,作为山海关的两元虎将,祖大寿与何可纲分坐于两侧,上座之人正是新任的蓟辽督师孙承宗,浓眉阔目,方脸长冉,神情中自带着刚正不阿的气质。

    此刻,孙承宗的心中震动很大,尤其是听到袁崇焕之死,被施以刮刑,只觉得耳中嗡嗡直叫,脊背发凉,两腿虚软。

    一直以来,孙承宗都知道,袁崇焕在劫难逃,难逃一死。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叱咤于辽东的一代名将,袁崇焕居然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被千刀万剐还不算,还遭到侮辱,遭人所唾弃。

    然而,身处要地,后金军虎视眈眈,使得孙承宗不得不冷静,深深地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抵御后金军,而是稳住军心,稳住眼前的这两位,尤其是祖大寿,背景深厚,在整个辽东的势力极为深厚。

    即便是如今的皇帝,也不敢轻易动得。否则,战前撤退,放任后金军围攻京师而不顾,带着关宁铁骑离去,条条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然而,这位依然稳稳坐着总兵之职,可见朝廷对其有多么的忌惮。

    孙承宗整理了一下纷杂的思绪,久久无法平静的内心,缓缓说道:“二位将军,想必你们也接到了消息,袁督师已然身死,事情已经发生,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为今之计,首要之务,就是加固宁锦防线,防止后金军再次入关。”

    无论是祖大寿,还是何可纲,二人都是毫无反应,低着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见此情形,孙承宗也不觉得尴尬,干笑两声,随即继续说道:“两位将军,各路勤王兵不可能长久待在山海关,最多两个月,就会返回各个驻地。所以,大凌河一带的城池必须要尽快加固修复。否则,来年之时,一旦入冬,大凌河结冰,咱们可就无险可守,后金军的骑兵就能长驱直入,踏过大凌河厚厚的冰层,再次威胁我关中之地。”

    孙承宗说的十分诚恳,语气欲扬顿挫。然而,两人依旧没有反应,更像是兔死狐悲。

    祖大寿更是心想,袁督师倒是有大局观,心系关中之地,时刻挂念着江山的稳固,为君王分忧,现在却落个这么一个下场。

    虽然,袁督师也有出格的地方,频频向朝廷要求,请求大军入城休整。可是,关宁铁骑千里奔袭,驰援京城之危,大军早就是人困马乏,几乎到了身体崩溃的极限边缘,到城里休整一下,又怎么了?

    哼...与敌勾结?资敌?将这些话说给鬼听,鬼也不信!纵观各路勤王之兵,哪个有关宁铁骑卖力?好了吧,袁督师刚刚被下大狱,军心随之涣散,各路援军就在西直门、安定门吃了一个大亏,精锐几乎尽失,真是报应!即便是这样,也不能让那位皇上警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