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分道-《大宋武夫》
第(2/3)页
眼下四个宰执中,何栗与孙傅主张走,张诚伯主张留,李纲还在犹豫:“若走,官家固然无虞,但天子弃国,天下笑柄。但若是不走,因为乏粮而汴梁城破,那更是笑料。”
孙傅见李纲犹豫,急道一句:“汴京周边百万流民,吾为中书之误也,若生变乱,吾遗臭万年。”
他话说得隐晦,但李纲等人都听懂了:孙傅说流民是中书之误,就是指赵谌手书未经中书省而发了出去,流民变乱与其说孙傅遗臭万年,不如说赵谌会因为掘河的手书遗臭万年。不过不能直接指摘皇帝,孙傅以自己代替。
孙傅说的是实情,纲运若断,周边流民就会生变,那引发流民的赵谌难辞其咎。进一步说,辅佐赵谌的各位宰执,在史书上还会留下什么好名声吗。
李纲道:“巡幸之事甚大,当廷议。”
次日早朝,在李纲的主持下,进行了三省六部枢密院御史台以及国公以上勋贵都参加的廷议。廷议的焦点很快就落到了是否巡幸之上。
先由主张巡幸的孙傅说明了理由:东南纲运可能会断,流民会闹事,没粮食汴梁也守不住。
众多勋贵首先表态:“陛下安危最重,当巡幸江南。”他们是最愿意走的,没人想再过一遍金兵围城的日子,而去江南,他们有车有马有家丁,一路上也不会吃太多苦。
张诚伯站出来反对:“国中不可一日无主,陛下不可轻动。”
众臣都表示,宰执威望甚重,有宰执坐镇汴梁,天下人毫不担心。
赵谌见这么多人支持他巡幸,胆子也大了些,说道:“以李相公、张枢密,张中书坐镇汴梁,朕心甚慰。”
这时,就听见堂下一声怒喝,七十岁的殿中侍御史,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站出来:“臣要弹劾。”
“老卿家,要弹劾谁?”
“老臣要弹劾昏君赵谌,心性跳脱,举止轻浮,做在国中坐镇,以安天下之心,却畏敌避战,逃遁江南,老夫要弹劾,此子不似人君。”
他这弹劾一出,满殿皆惊,一时无人说话。
赵谌回过神来:“来呀,将这老匹夫拉下去。”
李纲道:“官家,休得急躁。”他对已经上殿的卫士喝道:“还不退下。”
随后李纲对张所道:“弹劾君上,非御史之责也,张招抚请退。”
张所退下,但他刚才一顿弹劾,把出巡派的势头给打了下去。张诚伯抓住机会,道:“太后尚在监国,当决于太后。”
“此事何须惊动太后?”赵谌想要阻拦。
李纲一言而决:“众宰辅、李中丞,张枢密,吾等一同去见太后,恭请圣裁。”
赵谌无法,只得让黄彦节去通报,不一会儿,黄彦节转回来:“圣人请李相公、何相公、张中书、孙右丞、李中丞、述古殿直学士刘鞈,侍御史张所到睿思殿议事。”
众人到了睿思殿,朱凤琏已经在屏风后等着。
“今日殿上争执,吾已听个大概,还请李相公为哀家详述一番。”
李纲就把去留两派的观点都说了一遍。
张诚伯有补充了一遍官家坐镇汴梁的必要。
朱凤琏沉吟良久,睿思殿中诸人连大气也不敢出,半晌,朱凤琏才开口问道:“李相公,哀家就问一句话,若纲运被断,粮草断绝,相公可有应对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