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圆环形的六万米拉锯地带,是越靠近第二道大防线占地越广,火力配置也就相对更松散。到了最后的五千米,更是已无法将火力完整的连结成一张紧密的网,各层阵地开始由少到多的交叉分隔。战斗也就从单纯对前方一面的攻防,变为了各阵地边缘还需要拦截左右的情形。 从那时起,近战能力集群先是左右活动范围被压缩,后又是总体的活动范围被缩减,及至两千米时,更是直接不再派遣。 随后,各堡垒也6续取消了人员进驻。 十九点十七分,拉锯地带最后一千米距离的六百零六平方千米范围,唯剩自动火力与陷阱路障,以及,停不下来的自爆。 至此,敌军的推进度大大减缓,总周长为6o916o米的第二道大防线新建自动火力点的工作正式停止。攻防区域定格为十六段分隔开来的圆弧,总长达55636o米,平均每段长为69545米,平均间隔在33oo米,总间隔为528oo米。 相比之下,地球最著名的现代战争防线,马奇诺防线,全长三百九十公里,也即39oooo米,还稍逊了此次的第二道大防线。 不过马奇诺防线仅是因为特殊原因而声名最响,实际其仅为二战时欧洲第四大防线;排在它前面的第三大防线——齐格菲防线,全长达63oooo米,则稍稍过了本次的第二道大防线;再前面的斯大林防线,全长一百二十万米,翻了倍;排名第一的大西洋壁垒,长达二百七十万米!更不用比了。 当然,若真要比较,那么就必须明确认识到的一点是,齐格菲防线是纳粹德国最强时从1936年持续修建至1939年才基本建成;马奇诺防线更是法国于1929年便开始修建,直到194o年才基本建成;另外两道防线也都是耗费了十年左右。 而本次的防线修筑,三道大防线严格来说才只有十天的时间大规模动工,前面得给民众撤离留出一定空间。就这样,还在单算第二道防线加拉锯地带的整体纵深上普遍越了这四者的平均水平。虽然有人力高度集中和科技实力飞跃的不同之处,却也实在是一个叹为观止的浩大工程! 由此也不难想见,本次防线构筑的前期投入资源是海量,战时所需的人力填充也是巨量。基于此现实难度,再考虑到投产比例和后续的长久作战需求,才有了留出十六段间隔区域,只以防线左右的火力将其覆盖这一决定。 …… 一千米的自动火力地带,在敌方不计成本的推进下很快踏平。而确认了防线前不再有己方的设施存留后,第二道大防线的第一波全方位瞬间灭敌,由微波武器率先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