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黜陟大使-《利刃如霜》


    第(3/3)页

    所以,事实上,从大唐时代起,汉族就是多民族融合的汉族了。至少十几个民族。汉族已经不是一个种族的称呼,而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总结。

    ……

    不出张军预料,大军在平城修整了三天,王武俊派来迎接的使团就到了平城。他决定彻底内附大唐了。

    对这个结果张军当然还是高兴的。

    另一边,李适的嘉奖行文,敕书也到了,给了张军一个钦差诸事的名头:诸道黜陟大使。处置地方,安顿诸藩,可以便宜行事。

    这权力给的相当大。用白话来说就是除了京畿地区以外,想打谁打谁,想杀谁杀谁,想罢免谁就罢免谁,还不用事前汇报。

    孔巢父被去了宣慰使的差事,为张军副使,敕为采访处置观察使,协助张军。

    行文中对李纳只字未提,张军也乐得李适这样。这个皇帝其实还是心里有数的,要是性格上再大方一些就好了。

    这个黜陟大使不是常设官职,是太宗李世民搞出来的,巡视镇压地方。那会儿地方上并不太平。担任此职务的都是大唐凌烟阁里面的人物。

    后来玄宗,肃宗也短暂的设立过此职。

    然后就是德宗李适了,在推行两税法的时候,重新启用了这个职务用来监控各道,但很快就又取消了。

    这就是个犯规的职务,权力太大,各朝各代只有大唐才有,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巡视组,但比巡视组的权力更大。

    他不需要报告,可以直接处置:任命,提升,罢免,或者杀人。

    张军得了敕书,这一趟就算是理直气壮了,再不用考虑太多,也不用耽心被人找后账。

    又等了两天,大军整休完毕,凤翔过来的补给船队也有了消息,张军这才传令起程,渡河去真定。

    这几天的功夫虖池上早就搭满了桥梁,王武俊还在沿途设置了多处补给站,给大军提供饭食饮水等等,表现的相当诚恳。

    早上拨营,下午午未交际就到了真定城外。

    王武俊早就得了消息,带着属下将官在城外三里相迎,彩旗招展号角齐鸣,就差在地面铺上红毯了。

    “王武俊,恭迎大使多时。”

    “郡王多礼了,某等却之不恭,颇感惭愧。有劳郡王。”

    “哪里哪里,请。”

    “郡王请。”

    王武俊和张军把臂而行,孔巢父,李纳还有王武俊麾下将领跟在后面,走进临时搭建的营地之中。

    “大使远来,未知何故?”双方分了宾主坐定,陪座的王武俊也没寒喧,直接向坐在主位的张军发问。

    你来是准备干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