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百年大计(完)-《世纪帝国》


    第(2/3)页

    郑宇心头一沉,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很多经历。那些大学管宿舍的关系户,高中的校工……

    “非自治大学和中小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可给谁多少,这就是政府的教育部门说了算。这样一来,学校和政府之间似乎就产生了某种利益往来的关系,中间就有很多灰sè地带。”杜威摇了摇头,“这些校内的,校外的,学校和政府之间的各种**,学生们看在眼里,又会怎么理解这个社会?怎样看待他们受到的教育?”

    “他们会认为这种行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杜威苦笑一声,“这些正在发生的事实,比起课堂上老师讲一百遍更有效果。”

    郑宇知道杜威说的是事实。

    这些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几千年来,中国官僚社会的权力寻租就从来没有一刻的停息。

    这个国家本质上是一个宗法社会,所以人情si情泛滥…公si不分,以人情来破坏腐蚀制度在这个社会中在始终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官的不照顾亲戚朋友会被认为“薄情”,“无情”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宗族势力的庞大,也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顺理成章。

    他可以清理**,可以禁止官员经商,可以发展地方舆论…可以扩大地方民意机关的权力,但他却很难彻底消灭这些潜规则,彻底摧毁这种根深蒂固的宗法关系。

    他并没有自大到认为可以来一次xx大革命就可以消灭一切推倒重来,却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吃了也会饿就干脆不吃东西。

    他只能循序渐进地改,一步步地改。

    杜威提出这些,让郑宇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无力。

    这些问题不清理,文化也好…教育也好,从根子上就会受到霉变的侵蚀。

    “约翰,现在地方参政院的体制已经逐渐完善,政府拨款已经有了民意代表的监督,有地方舆论的监督。”郑宇说道…“你觉得还需要做什么?”

    “我并非政治家,所说的东西可能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杜威耸了耸肩膀,“我只是说些直观的意见……我觉得那些民意代表中太多人是由中央任命,本身就和政府有太多的关系。很多地方的文化教育程度还很低,民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不高,地方舆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果发生了地方政府,地方参政院和地方舆论勾结在一起…………”

    杜威有些无奈地说道:“在这里,民主看来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有一条…我觉得贵国的教育部门权力似乎太大了。过于集中的权力会导致**…这个似乎应该是没有错的。既然大学已经采取了学术自治,基层教育是不是可以引入更多的民间力量?”

    郑宇点了点头。

    这一点是肯定要做的。

    公立学校…最大的任务其实是解决教育的普及问题,但历来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就很难比得上si立学校。但引入si立学校,如果是行政垄断教育资源和准入,就肯定会滋生**,甚至可能会导致教育产业的劣币驱逐良币。

    “约翰,你说的这些问题,都是要解决的。”郑宇思索了一会,开口说道,“教育部门的权力必须受到控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你说到地方民意代表的民选比例问题,地方行政和立法机关,舆论互相勾结的问题,这一切都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加以清理。不过,约翰,你觉得目前国家的政治清廉程度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地方上。”杜威点了点头,“虽然还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现象,媚上的面子工程,形式主义,但**上头确实改观非常多。只是战后……似乎有些死灰复燃的苗头。”

    “这些问题积重难返,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郑宇说道,“现在这个国家的政府正在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民间学校,我们这些年也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这一次的五年规划又进一步明确了鼓励民间办学的政策。教育部门的权力确实过于集中,我们也在考虑进行分权。比如引入非官方的教育评级机构,根据一些公开xing的指标进行综合打分,而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义务教育的推广,负责教育许可证的颁发和撤销,以及检查学校基础设施……约翰,对民办学校你有什么提议?美国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多经验。”

    “民办学校………………目前这边的民办学校数量和规模都远远无法和国立学校相比,反倒是不少教会学校有一些si立学校的优势。”杜威说道,“在美国,si立学校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分为非营利学校和营利学校两类,非营利学校虽然也可以收费,但不能把盈利分给股东或债券持有人,必须全部用于学校发展。”

    “美国的非营利si立学校相对营利的si立学校享有更多优惠,而且对这些学校捐款可以免除所得税。而营利的si立学校就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栅应的,非营利的si立学校解散的时候…清算所得也要捐献给其他的非营利si立学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