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农牧革命-《世纪帝国》


    第(3/3)页

    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酷热的勃泥,形形色色的考察队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动植物标本,尤其是各种远缘野生作物,发送到各个研究机构用于杂交比对。

    各家种业公司·繁育中心·都在开足马力加紧研发,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抢得先机。

    一位位农牧业遗传学家·种植专家,养殖专家,病害专家,带着厚厚的资料,培育出的种子乃至畜群,飘扬过来来到中国,加入了形形色色的种业公司,农业研究所,大学农学院,农业大学。

    他们渴望成功,渴望更大的舞台,也渴望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而这一切,这个东方国家都可以提供。

    他们在这里生活条件优越,在研究上有着近乎无限的资源支配权,而他们也相信自己正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帮助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此摆脱饥荒。

    黄皮肤黑眼睛的助手勤奋而聪明,对待他们非常友善,他们总是默默地完成手中的工作,而遇到任何疑问,也不会吝于请教。他们对一切知识充满了求知欲,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豪,每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家。

    工业化的基础在于农业生产力提升。

    这句话,郑宇并不陌生。

    没有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就谈不到剩余积累和剩余劳动力,自然也无法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充足的食物,也无法供养太多的脱农专业人士。

    美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快速的工业发展,与美国西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和化肥,通过巨量的农产品出口积累工业化资本是分不开的。美国在农业育种,畜牧养殖,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领域长期保持了优势,甚至一直持续到后世,这也是美国保持其优势地位,并进而操控世界大宗商品定价和货币体系的主要根基之一。

    中国,在这个时代依然是举足轻重的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传统上的重农国家。

    无论是促进工业化的需要,还是确保国农业安全,乃至社会稳定的需要,郑宇都不可能为了工业化而去牺牲农业。

    农业为民生之本,农民更是国民的主体,离开了三农,一切的国家发展都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忽视三农,也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郑宇并不担心谷贱伤农。

    一方面,大农场的休耕体制已经运行多年,郑宇也在推动农业部制订全国性的休耕法案,准备在适当时推出全面的强制休耕,挽救地力。

    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养殖业,乃至酿酒业,快速提升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都会消耗大量粮食。

    还有一方面,就是更多的耕地可以用于种植经济作物。

    郑宇毫不怀疑自己选择的道路:

    通过立法和税收调节改变土地状况,把较多土地的富农小地主,家庭农场与机械化农业公司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工商业,向边疆和待开发地区移民,吸收农村人口;

    推行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培育中产阶层,促进消费服务业发展,吸收农村人口,提高国民幸福感,促进城市化;

    以杂交方式繁育高产良种,推广种植,同时配合休耕和有机肥,以充足的产量保障城市化的同时避免谷贱伤农和土地退化;

    综合发展养殖业,实现粮肉互动,综合发展;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改善营养结构。

    他相信,未来中国人的餐桌会越来越丰富,国民身体发育也会越来越健康,整个国家会一步步走向小康,而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顺利地推进。

    以制度保障,以科学技术推动,综合兼顾长短期利益,一切从国民利益出发系统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社会发展,可以用这种协调方式来实现,而不一定要以简单粗暴的强制方式来牺牲一部分人,奴役一部分人,用几代人的代价来进行社会实验,而给后世留下永远的伤痛和挥之不去的幽灵。

    这就是华夏特色帝国主义道路的内核之一。纟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