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各种尖锐问题-《银幕时代》


    第(2/3)页

    陈惜其实这是相对来说比较滑头的解释,北京遇上西雅图》真的和小三无关?那肯定不是,文佳佳从头到尾她几乎都是小三,而且她还成功上位了……但如果要说这个故事和小三无关那也说得通。

    有的时候这样的文字游戏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陈惜这样的人来说更是杀人越货必备良品。

    就是在这样的解释之下,记者们现在也没有纠缠。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中存在着一些人到美国生孩子的事情,如果自己的孩子在美国降生,的确是可以变成美国人,这也成为了很多孕妇的选择,那么你拍摄这个电影中间涉及到的类似东西,是不是打算对这种行为发出一些揭露和自己的见解呢?”第二个记者再一次把事情弄到了有关于这部电影的敏感话题上。

    这也是一种敏感性的社会问题,不回应的确是不行。

    当下,陈惜说道:“我还是那个态度……我不觉得在电影之中反映社会问题有什么不对,而且我也认为有的时候,电影的确是要承担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但是我现在的年纪并不算太大,阅历也比较少,并没有一种真正可以完成的情深意切的体验,更多的只能来自于其他人和一些资料……所以我现在暂时不会真正去做一些可以反映社会性问题的东西,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现在也没有发言权。北京遇上西雅图》里面的确是出现了这种孕妇在美国生孩子的事情,我本身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太多的个人看法,也没有要反应的意思,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里面,这件事情其实只是一个背景。作为一个文佳佳在美国举目无亲没人疼爱的情况下突然遇到了弗兰克……这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开始的背景而已,所以我不希望大家想得太多。”

    陈惜的这个很长的解释在记者们听起来更加耍滑头了,但是说真的,陈惜说的这句话是真的相当有道理。

    有很多人整天说要反映现实之类的,其实到最后只是在中间强行添加一些试图去戳观众们内心深处感受的东西就觉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实际上,他们的这些做法根本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也很难真正做到反映现实。

    如果真的要拍出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那真的是需要调查过的,一些优秀的电影盲山》、盲井》之类的需要的就是类似的东西。

    陈惜不觉得现在做的是反映现实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应该是属于商业性的范畴,而且这也是一部定义成爱情喜剧的片子。那么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和失恋三十三天》的区别呢,这两部电影你认为孰优孰劣?”记者很快又炮制出来了一个相当劲爆的问题,的确,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是一个相当神奇的片子,中间存在着很多的东西,而且很多人也会在刚刚看到预告片之类的东西之后,就不自觉地拿它和陈惜之前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失恋三十三天》来进行对比和评价,当然更想听听陈惜本人是怎么说的。

    陈惜遇到这样的问题微微一愣,然后说道:“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都是我拍的电影,说的更加切合一点这都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所以这两部电影孰优孰劣对我来说也没有那么容易分出高下,况且这两部电影虽然说在题材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如果非要评价出谁更好的话,失恋三十三天》在一些东西上可能略微有点散,但是本身带着更强的接受能力和观众代入感,电影里的贫劲儿和一些喜剧的东西可能会更好点。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喜剧方面上的东西的确是稍微少一点,但是这个片子在故事性上更加完整,而且人物的情感也更偏向于是一个闭合性的故事……”

    都是自己的电影。不管是褒谁贬谁都还是留给观众们自己来……反正陈惜是不应该说得太多的。

    “那你能预测一下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票房吗?”

    “这个……我个人认为片子的票房应该可以在一个亿以上,目标就是突破两亿!当然如果可以超过三亿人民币的话我也相当欢迎。”陈惜微笑着说。

    记者们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放在其他导演的身上,哪怕是放在宁皓的身上那大家也会觉得这还是有点太不自量力了,但这样的话放在陈惜的身上,却只是给了大家一种相当信服的感觉,大伙儿居然都很相信陈惜!

    甚至他们还会认为陈惜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在的陈惜,大家对他的期待值和对他的相信程度真的是比较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