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针尖对麦芒-《银幕时代》
第(2/3)页
就在他们这么讨论的时候,中间突然有一个员工说道:“现在又出新的消息了。”
“嗯?”关注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庄国非你们都知道吧?他公开表示反对《失恋三十三天》,说这部电影让中国电影变质,这不是我们所要的电影市场。”
“给我看看!”陈惜压制着心里的怒火。在其他人的帮助下,从笔记本里找到了这一条消息,陈惜眉头紧锁,整个人都不好了。
庄国非。属于老一辈的电影人,曾经拍摄过一些反响不俗的艺术片,甚至在欧洲拿过奖,当然,在院线制改革之后,他也拍了两部片。都属于中影投资的那种类似于国营企业的片子,但都没能进入院线,现在基本上也在中国影坛销声匿迹。
不管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也许是看到后辈这种速度有些心里不平衡,也许是自己的电影一直在扑街,所以眼红,也有可能是真的讨厌这种类型的电影,也有可能是真的从国产电影的发展角度来出发……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直接抨击了《失恋三十三天》,直接攻击了陈惜电影,这就变成了持续性的较量。
“好吧!既然他们都这样了,不回应对我来说没什么好处。”陈惜最终拍板定了下来。
其实,从去年开始,陈惜就发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他在经历冯晓刚经历过的事情。
冯晓刚当初凭借贺岁片发家,几部电影把他推上了票房神坛,创造了许多票房奇迹,但是他与中国电影主流一直格格不入,好几次与中国电影主流世界闹翻,一次次骂仗就此而起,冯晓刚那人一边是暴脾气,一边也借助这些东西来炒作,但他和中国主流电影世界的矛盾,到了现在都没有消解。
原因很简单,主要两个。
第一,冯晓刚不是科班出身,并不是北影正朔,名不正言不顺,这如果放在十多年后啥都不算,但放在2000年左右的环境下,那他就是一个泥腿子,自然受到排斥和挤压。第二,冯晓刚的电影,拍一部票房爆一部,甚至于他打造了“贺岁档”这个概念,票房上让人眼红,于是,那种不平衡的感觉让不少人对他严厉抨击。
而现在陈惜也差不多如此,虽然到了07年,但中国电影市场的正朔依然是北影,或者是香江北上导演,其他的大部分还是泥腿子的范畴。陈惜虽然也是电影科班出身,但和北影没法比……
而他的电影票房也在接二连三地飙升,让人感觉出现了第二个冯晓刚……不,陈惜的身份更有说服力,而且他的开局更好。
冯晓刚当时主要是受到主流电影势力的绞杀,而陈惜,有可能既受到主流电影实力的骂声,也会遭到冯晓刚为代表的人的攻击:冯晓刚这人心胸也不宽广。在几年后自己的电影票房扑街,《泰囧》大卖,在微薄上忍不住攻击diao丝这个概念……类似的事情还特别多。
但是,不反击,绝对不行!
如果不反击,更容易被人认为软弱可欺。
……第二天开始,不仅仅是庄国非,也有一些其他的电影人发表了对《失恋三十三天》的意见,当然,这些所谓的意见,基本上都是骂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