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江南好-《靖康雪》


    第(2/3)页

    岳翻也不知道怎么的入了汤阴县张县令的眼,张县令非常喜欢岳翻,一年前张县令调职来到汤阴县的时候,岳家人都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小儿子岳翻居然和张县令相识了,直到张县令亲自登门拜访说要好好儿的和时年八岁的小岳翻畅聊古今的时候,岳家人才知道小儿子岳翻深得张县令的赏识。

    张县令是进士出身,文化素养极高,为官清廉,深得汤阴县百姓们的尊敬,二十七岁的张县令亲自登门拜访岳家八岁小郎的消息一经传出,岳翻的名望立刻就传遍了汤阴县,还有往整个相州扩散的趋势。

    从那以后,张县令经常派人来邀请岳翻去他的住所小住一两日,或者闲暇时邀请岳翻一起游山玩水,大有忘年交的趋势,得知岳翻有梦魇之症的时候张县令也请了相州名医来给岳翻诊治,七十岁的老医生面色紧皱,叹息道:“此非身病,乃是心病,小郎君,你有何事想不开?”

    岳翻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离开了,张县令从此没有在问过这件事情,只是和以往一样,每隔个三五十天就会亲自前来和岳翻见面或者派人把岳翻接到他的住所,张县令是进士出身,二十七岁就做了汤阴县令,如无意外,定然是前程远大,岳翻年仅八岁就得到了张县令的赏识,应该也一样前途远大,在大宋,做文人绝对比做武人要有前途的多,所以比起岳家大郎酷爱习武,人们都更加看好岳翻。

    岳家本来不富裕,只有薄田七八亩,日子过得紧巴巴,而岳翻以八岁之龄被张县令赏识之后,张县令说岳翻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小晏相公”,所以应该予以供养,就从县府的财政里面拨出一小部分用来供养岳氏,还私下里自己购买了几十亩良田以私人身份馈赠给岳家,赠牛一头,猪十头,说感谢岳家为大宋养育了这样一个好苗子。

    岳家的日子也就此算得上小康,不怕没有饭吃,不怕没有人来耕田,所谓耕读传家的家训也可以很好的贯彻下去,而岳翻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人们都说岳家小郎君是个神童,将来肯定要东华门唱名,然后当大官,做很多很多伟大的事情;张县令不来的时候时不时也会派人送书给岳翻,还会考较岳翻的功课,并且得知岳家小郎不愿意入学读书,觉得无聊,就会时常请一些水平很高的人来考校岳翻的功课,乃至于亲自授课,俨然把岳翻当作了自己的弟子。

    所以岳家人都觉得如果岳翻是从张县令那里得知了什么不太好的消息,那么肯定是真的,不会是假的,难道,北辽又要南侵了?两国之间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战争了,甚至双方的关系都还比较友好,尤其是听说北辽目前自己也焦头烂额,被金人打的狼狈不堪,他们哪里有功夫南侵?

    岳翻叹了口气:“北辽自顾不暇,那里有功夫南侵?”

    岳爸爸岳妈妈还有岳飞都舒了一口气,但是还是对岳翻突然提起的南迁之事非常不理解,岳爸爸皱紧眉头询问道:“翻儿,你从不会胡言乱语,为父也相信你不会胡言乱语,但是既然北辽不会南侵,我等又为何要南迁江南?这里可是我岳氏家乡,还有祠堂祖宅,若是离开此地,你可知意味着什么?”

    岳翻看着岳爸爸,说道:“父亲,若是我们全都死在乱军之中,祖宗传承断绝,那意味着什么?”

    岳爸爸猛然瞪大了双眼,岳妈妈捂住了嘴巴,岳飞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喊道:“六郎!”

    岳翻依然直视着岳爸爸,他知道,可以决定这个家的人是岳爸爸,不是岳妈妈,也不是岳飞,岳爸爸的眼睛瞪的很大,呼吸很急促,看着一脸平淡的岳翻,似乎整个身体都在抖动,不过很快的,岳爸爸的呼吸变得平缓,继而说道:“翻儿,别的姑且不论,江南姑且不论,你说若是北敌南侵,我等就要南下江南避难,是也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