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沙皇的决断(求月票!)-《帝国的朝阳》


    第(1/3)页

    “勇敢的俄罗斯军人将会在滨海挫败中国人的进攻!”

    在战争爆发天当天,在整个又彼得堡,甚至整个俄罗斯帝国,都洋溢着一种空前乐观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俄罗斯人会怀疑,怀疑俄罗斯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俄国有一张颇为有名的漫画,漫画的内容非常简单,是一个俄罗斯巨人一口吞掉了一个留著辫子的东方是士兵,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自信,在整个俄罗斯弥漫。

    “一个俄罗斯士兵可以击败10个清国士兵,一个俄罗斯师可以击败20个清国师!”

    再这种盲目的自信中,俄国人关于战争的准备是极为有限的,在俄罗斯人看来,也许不需要到夏天,战争就会结束。

    “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不会带来任何影响的冲突!”

    在许多俄罗斯将军的眼中,这场战争,甚至根本算不上战争,甚至只是小小的一场边境冲突,可以说是不值一提的,在有些人眼里,顶多是同阿富汗边境部落冲突式的边境事件相似的冲突罢了。

    不过虽然如此,他们仍然进行了万全的准备,比如从欧洲以及西西伯利亚等地调动了近30万军队,增援后贝加尔地区以及阿穆尔地区,

    但战争的发展,远远超乎他们的意料……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星期,几乎完全为东北军所占领,近十万俄罗斯军队被围困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人完全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以至于俄**队完全不知应该如何阻挡他们的进攻,在阿穆尔两个俄罗斯旅,一个被全歼,一个被迫向西。撤退,短短一个星期阿穆尔地区变为中国人所占领。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近10万俄罗斯军队苦苦支撑着,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乐观的估计是一至两年,当然,如果战争能够持续那么长时间的话。而最为悲观的,估计也是六至八个月,在阿穆尔的战斗结束以后,圣彼得堡的将军们大都将中国人的胜利归于战争的突然性和他们的准备不足,似乎这是最好的解释,也是一切受挫的解释。

    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上一次战败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那是在英国。法国,几乎整个世界的进攻下才招收的挫败,现在不过只是一群野蛮的鞑靼人地进攻罢了!

    俄罗斯可能会被这些野蛮人击败吗?显然没有任何可能,在这种盲目的自信中,几乎每一个俄罗斯人,都固执的相信战争会很快的结束,至少相信俄罗斯会取得胜利!

    但今天,一个如冬雷一般的消息。却震惊了整个圣彼得堡,同样震惊了整个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沦陷了!”

    即便是那些得政府充满敌意了革命分子。他们也很难相信这个消息,很难相信在战争爆发,不过半个月那多远东最坚固的堡垒就沦陷了,更何况是普通的俄国人?

    “这不可能!”

    沙皇米哈伊尔惊恐的大喊一声,不是惊恐,而是惊讶!万分惊讶的他好一会儿才说道。

    “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在那里有那么多的军队。有那么多的大炮!还有那么多将军!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沦陷呢?”

    确实!他有足够正经的理由,在将近半个世纪前,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那时的塞瓦斯托波尔还没有完全要塞化,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但是防守在那里的俄罗斯军队却阻挡了英国人,法国人,土耳其人甚至可以说半个世界的军队整整11个月。

    即便如此在城市沦陷之前,俄军仍然破坏了全部工事,携带炮兵和后勤设施有计划的撤出了塞瓦斯托波尔。联军在围攻了11个月后终于进入已经成为废墟的塞瓦斯托波尔。

    而且在那场战争中俄罗斯在军队、火炮数量上及武器质量上处于劣势,甚至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在武器、弹药和粮食方面极端困难,他们为俄罗斯守住的那里,捍卫老子罗斯的荣誉!

    但现在呢?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完整的要塞,有数百门大炮,近百万发炮弹,还有近10万军队,以及大量的粮食药品,尽管那里得港口被冰封着,可是无论如何那里的保卫者们总比近半个世纪前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们条件要好很多的,更何况当年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是英国人还有法国人,他们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可是现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进攻那里的只是一群野蛮的鞑靼人,在几十年前,在俄罗斯与克里米亚战败的时候,仍然可以在谈判桌上从那个国家获得数十万平方俄里的土地,可现在呢?

    俄罗斯不仅失去了用长达半个世纪时间才从中国身上夺取的土地,更为致命的是俄罗斯失去了自己的荣誉,俄罗斯军队的荣誉!甚至还有个俄罗斯帝国的荣誉。

    半个世纪夺取的土地,这如何能让米哈伊尔结束呢?作为俄罗斯帝国的沙皇,米哈伊尔非常清楚在圣彼得堡,在俄罗斯,甚至在欧洲,很多人都觉得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沙皇,甚至就连他自己,都曾怀疑过自己,很难做一位称职的沙皇。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沙皇,如果他的两个哥哥没有去世的话,至少他不用为这些问题而烦恼,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去面对这些问题,面对远东的惨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