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局势的反转-《明末传奇》


    第(2/3)页

    潼关之战刚刚结束,郑勋睿不可能知道战斗的结局,不过信函之中口气如此的肯定,说明是下定决心的,这一点让郑锦宏难以理解,但郑勋睿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

    大局观的把握上面。郑锦宏是崇拜郑勋睿的,自家少爷做出的每一次有关大局的判断,都是那么的精准,几乎是分毫不差,而随着基业的逐渐扩大,少爷更是对时局有着一般人无法做出的判断,尽管南京不少人都认为郑家军可以横扫大明天下了,甚至此番作战之前,就有人建议郑家军趁机北进,连同流寇和后金鞑子一并剿灭。不过少爷是绝不同意的。

    看了信函之后,郑锦宏马上做出相应的部署调整,潼关留守五千郑家军将士,驻守吴堡镇的郑家军将士撤回到延安府。延安府同样留下五千郑家军将士,其余将士则是回到西安等地,按照原来的部署驻扎。

    郑锦宏本人也迅速回到了西安府城,与文坤和洪欣涛等人交接之后,率领近两千的郑家军将士,赶回南京去。

    南京兵部。

    不少人对郑勋睿的安排不是特别理解。虽说郑家军不用与流寇拼死搏杀,不过在占据优势的前提之下,更多的杀伤流寇,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流寇也是郑家军需要剿灭的对象,更何况李自成的实力已经是不一般。

    可是郑勋睿的命令,是郑家军不要出陕西,打退流寇的进攻足矣。

    郑勋睿不好解释其中的理由,现如今已经到了七月底,他在等待一件事情,一件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情,那就是后金的皇太极,是不是在八月份突然病故。

    这件事情对于郑家军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皇太极突然病逝之后,因为继承人没有确定下来,大清国皇位的争夺产生了不小的震荡,豪格与多尔衮都是虎视眈眈,最终年纪幼小的福临被推上了皇位,而睿亲王多尔衮则成为大清国最有权势之人,满八旗之中的正白旗也因为多尔衮成为上三旗之一,原来的正蓝旗则降格为下五旗。

    多尔衮的能力比起皇太极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至少在全局观方面明显不足,不过多尔衮掌控大权之后,经过多年的磨砺,也的确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枭雄人物。

    郑勋睿可不会给多尔衮任何表现的机会。

    不知道为什么,郑勋睿内心有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他不希望皇太极突然病故,放眼整个的天下,能够成为他对手的,也就是皇太极了,若是不能够与这个对手真正的过招,那是有些遗憾的,就好比是武侠小说之中的绝顶高手,本来就不多,偏偏唯一一个对手又突然消失了,剩下一个就要体会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了。

    当然,郑勋睿不允许郑家军主动出击,重点还是考虑到朝廷的阴谋。

    大明朝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朱由检也该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接下来郑家军不插手的情况之下,朝廷大军将不堪一击,铁定败给李自成,而李自成进入京城的时候,就是大明朝廷轰然倒下的时候。

    大明朝廷这次将真正的倒下,后面所谓的南明已经不存在了,郑勋睿和郑家军掌控了整个的南方,大明朝廷在这里没有了任何的影响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