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留一手-《明末传奇》


    第(2/3)页

    徐望华其实已经清楚周延儒遭遇到的困境,只是内心感觉到不舒服,按照周延儒提出的办法,淮北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这样的情况对郑勋睿显然是不利的。

    “大人,若是恢复了漕运。朝廷岂不是能够缓过气来,北方的局势一旦稳定下来。那我们最好的时机就失去了。”

    “你说的是,我们也必须要做出一些让步,不过淮北的局势倒不用特别的担心,张溥等人遭受到打击之后,你以为他们会安生吗,甘学阔做出的选择。很快就会泄漏出去的。”

    徐望华张大了嘴,有些不相信。

    “大人,甘大人辞去漕运总督的事宜,皇上怕是要保密的。”

    郑勋睿看着徐望华笑了。

    “徐先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了。你虽然没有见过皇上,但也应该知道皇上好猜忌的性格,不能够容人,此番甘学阔做出来的选择,就是对东林党人的不满,他们内部出现了这样的裂痕,你以为皇上会错过这个机会吗,东林党人若真的是抱成一团了,那才是皇上最大的麻烦啊。”

    徐望华看着郑勋睿,不由自主的点头。

    “大人说的是,这一点属下怎么没有想到,皇上利用东林党人来对付大人,其实就是想着两败俱伤,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皇上最终获得好处,东林党人若是过于的团结了,皇上也是要担心的,这样的机会抓住了,吃亏的是甘学阔,皇上毫发无损啊。”

    “说得对,皇上想的也太好了,以为他期盼的局面会出现吗,其实我还是很惋惜皇上的。”

    郑勋睿说出来这句话,徐望华就真的难以理解了。

    郑勋睿双眼有些出神,好像是看向了未知的未来。

    “皇上刚刚登基的时候,大明江山已经是一个乱摊子,皇上励精图治,想着振兴大明,可惜他的个性缺陷,让这一切都变成了水中月和镜中花。”

    “徐先生,我曾经给你说过,皇上信任一个人的时候,毫无保留,可一旦翻脸了,下手比谁都要无情,这样的性格,在我看来就是在小孩子的身上存在,皇上是一国之君,没有起码的气度,怎么去治理国家。”

    “皇上克己奉公,殚精竭虑,可谓是最为辛苦之人,可惜满朝的文武大臣,想到的都是各自的利益,没有谁真正想到大明天下,君臣离心,互不信任,大明怎么可能振兴。”

    “皇上十七岁登基,剿灭魏忠贤和阉党,表现出来不一般的魄力,很可惜这样的魄力无法维持,我觉得好笑的是,皇上剿灭阉党之后,居然推翻了阉党所有的决定,殊不知阉党提出来的某些策略,现如今看来就是不错的决策。”

    “譬如说征收赋税方面,魏忠贤就很注意照顾百姓,要求士大夫和商贾承担相应的赋税,这个决策本来是非常正确的,能够缓解百姓的疾苦,让那些富得流油的士大夫和商贾,也为大明江山的稳固做出贡献,可惜啊,皇上信任东林党人,取消了几乎所有的商贸赋税,国家赋税的沉重担子,全部压到了百姓的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