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痛苦的颠覆-《明末传奇》


    第(2/3)页

    陪着吴伟业的李攀龙,从山阴县县令的位置调整到漕运总督府,出任巡漕御史,此次陪着吴伟业到淮北各地走走看看,他没有吹嘘淮北做的是如何的好,这一切都要吴伟业自己去看和感受,只是对于吴伟业提出的某些问题,予以答复。

    在淮北,吴伟业只要还是到四府三州的府城和州城去看看,他本来以为郑勋睿会做出一些专门的安排,想不到什么安排都没有,陪着他的李攀龙,也很少说话,他吴伟业决定到什么地方去看都可以,甚至直接到老百姓家里去看,也是可以的。

    仅仅到了庐州和凤阳两地,吴伟业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他无法形容自身的心情,只是越看越觉得以前信仰的那些东西,好像总是有不合适的地方。

    东林书院也是打着关心百姓疾苦、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旗号的,并且要求官吏清廉正直,要实实在在做事情,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是要坚决斗争的,甚至不惜献出生命,可是这么多年以来,吴伟业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朝廷之中的东林党人,所作所为与东林书院的理念,有着巨大的差距,党争已经让吴伟业精疲力竭。

    庐州府和凤阳府的祥和气氛,让吴伟业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走进寻常百姓家中,看不见菜色,看不见愁苦,尽管有些百姓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对官府都是信任的,最为关键的是看不见饿肚子的人。

    士大夫阶层的反应不一,但部分的士大夫对官吏是交口称赞的,官府的确做到了关心百姓疾苦、救助贫苦百姓的承诺,并且官府废除了火耗等弊政,让百姓的负担大幅度减轻,让百姓真正能够安定下来。

    淮北各地没有土匪,自从郑大人来到淮北之后,土匪被彻底剿灭,生活稳定之后,也没有人愿意去做土匪。

    最让吴伟业感觉到吃惊的,还是淮北各地的乡规民约,这些乡规民约经过了官府的统一修改,以官府告示的名义发下去,村镇都要严格执行乡规民约,吴伟业仔细阅读了庐州和凤阳两地的乡规民约,发现虽然在细微之处有些不一样,但大的原则完全一样,都是强调遵守诸多规矩的。

    乡规民约是千年以来发展的精华,是维持各地稳定的基石,很多时候乡规民约比官府的要求还要管用,郑勋睿居然能够注意到乡规民约,并且予以改进,将大明律之中的很多东西加进去,尊重了百姓的习惯,又保证了朝廷的利益,这的确是稳定地方的最好手段了。

    越看感慨越多,吴伟业内心也是逐渐的服气了,他知道自身与郑勋睿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至于说张溥等人,更是无法比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