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力反击-《明末传奇》
第(1/3)页
见到杨廷枢面色变化,钱谦益根本不在乎,反而点着杨廷枢发问了。
瞿式耜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早年拜钱谦益为师,担任过户科给事中,因为崇祯元年会推内阁大臣的时候,帮着钱谦益呼吁,遭遇排挤,与钱谦益同时被罢官。
东林党的理念是非常明确的,要么就成为东林党人,要么就是东林党人的敌人。
有高兴的事情。自然也有担忧的事宜,漕运总督郑勋睿如日中天,影响力愈发的巨大,就连南京城内的好多茶楼,都有说书人专门讲述郑家军的故事。郑家军打败后金鞑子的战斗,已经被吹上天了,淮北的东林学子,包括复社和应社的读书人,日子很不好过,尽管说郑勋睿没有公开的打压,但各级官府对东林学子以及应社和复社的读书人没有兴趣,不去接触,这让部分的读书人萌生退意,不少读书人已经选择退出了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
“杨大人,不知道是如何认识此事的。”
“起田兄也曾经在朝中为官,为何说出来此等的话语,本官不过是有感而发,本官的意思很明确,站着说话很简单,真正的身体力行不容易,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稳定,让大明之威严名扬四方,这才是圣人该做的事情,若是大家都坐着来评论,指出朝野存在之弊端,却无一人想出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甚至用圣人之话语言行来指责如今做事情之人,这天下难道能够变得更好,若真的是那样,大家不妨全部坐下来,每日里滔滔不绝辩论。”
东林学子、复社和应社的读书人,的确精通于坐而论道,很少有人起而行之,还有就是洋洋洒洒的说出一大篇的道理,点出问题所在,却没有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杨廷枢这一点说到了关键,让众人短时间之内无法回答。
“自古就有圣人一说,譬如说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本官也是异常的崇拜,可本官读了不少的史书,感觉到姜子牙和张子房这等的圣人,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勤勉事主,遍观史书,从未有谁评价他们喜好清谈,他们都是扎扎实实的做事情,并且做出了令后人敬仰的成就。”
钱谦益此举很是高调,当然他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招待陈子龙。
更让钱谦益难以忍受的是。郑勋睿回到了南直隶,呼风唤雨,影响日益巨大,杨廷枢也回到了南京,出任南京礼部尚书,这两人已经成为东林党最大的威胁。若是东林党不能够提前动手,恐怕会在两人身上吃大亏的。
“石斋先生的《节寰袁公传》一文,乃是流传千古之佳文,其中‘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之评论,振聋发聩,发人深思,乃是我大明崛起之经典呐喊,谁知道有些人却对此话不屑,随意歪曲,在下真的是不明白啊,有些人年少轻狂,以为到了高位,所说之话语就能够代表一切了,真真的不知高下。”
(感谢斌斌琦琦、ququ、>ming@@、德彪、北斗-北斗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稻草人的打赏,谢谢了。)
想不到这个时候,钱谦益拿出这件事情来说,无非是想着给他杨廷枢一个下马威,同时借机贬损郑勋睿。
杨廷枢冷冷一笑,开口回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