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淮安火器局-《明末传奇》


    第(2/3)页

    搬迁的过程之中,漕运总督府拿出来相当数量的银子,保证搬迁的住户能够找到新的地方建房居住,官府做到了这一点,百姓基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淮安火器局正式成立,其管理体制非常简单。

    淮安府衙不准干涉火器局的任何事宜,总督府之中,郑勋睿直接管辖火器局,徐望华为火器局的参议,郑家军之中,郑锦宏为火器局的名誉负责人,主要负责为火器局提供足够的钱粮,也就是说,郑勋睿身边的人,唯有郑锦宏和徐望华可以牵涉到火器局内部的事宜,其余人都不能够干涉。

    当然总督府的兵房,为火器局的直接上级部门。

    总督府的兵房,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兵房,管理的事情很多,包括协调郑家军的事宜。

    火器局内部的管理也是很简单的,总负责人为汤若望,汤若望的副手为薄玉,两人的分工也很明确,汤若望主要负责火器的研发等事宜,薄玉主要负责火器的制造等事宜,三百余名工匠以及招徕的精通制造术的人员,悉数由薄玉负责调配。

    督催御史赵单羽抽调到火器局,负责全面协调事宜。

    赵单羽的职责非常明确,一是代表郑勋睿全面管辖火器局,二是协调火器局之中的具体事宜,汤若望和薄玉等人,都是技术性的人才,他们的精力不能够分散到火器局的管理事宜上面,故而这些协调的事宜,全部都是赵单羽来做。

    再说火器局一旦开始了研发火器的事宜,必然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牵涉到的相关部门等等,有赵单羽出面协调,大家都是买账的,这也让火器局的日常运转会很正常,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尽管说徐望华也关心火器局的相关事宜,可徐望华的事情太多,不可能专门关心火器局的事宜,让赵单羽出面具体协调,效率会高很多。

    赵单羽必须要服从汤若望和薄玉的管理,根据汤若望和薄玉提出的要求做事情,这是因为火器的研发是精深的事情,外行决不能够领导内行,只能够为内行做好服务,而且是按照内行的要求来做好服务。

    火器局一旦开始运作,需要大量的银子支撑。

    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火器研制一直都处于摸索的阶段,不可能说某一次的试验就能够有成果出现,或许十次甚至更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够有成功的希望,这个过程之中,消耗的银两是很多的,几百年之后对武器研发的评价,就是烧钱,如今也是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