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亲戚-《明末传奇》
第(2/3)页
郑凯华也写信了,没有说到自身的事情,倒是说到了大伯郑福禄、二伯郑福寿和四伯郑福南的事情,以前郑勋睿在陕西做事,距离江宁县很是遥远,除开三伯郑福海将小儿子郑凯涛送到了陕西去,其余几位长辈,都不愿意子孙离开这么远,可郑勋睿出任了漕运总督,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希望家中有些出息的子孙能够到郑勋睿的身边做事情。
就连文曼珊的亲哥哥文坤,这位郑勋睿没有见过几次面的亲舅子,也给文曼珊写信了,希望能够到漕运总督衙门谋一份差事,文坤是苏州府衙刑房的典吏,可能是因为典吏的身份,一直不被文震孟待见,爷孙之间的关系很是淡漠,文震孟是殿试状元,读书人之中的翘楚,可惜晚辈之中,没有一个能够中举的,嫡孙文坤居然成为了吏员,这也导致了文震孟对儿子文谦康以及嫡孙文坤都不是很感冒,反而对于文采颇为出众的文曼珊另眼相看。
不过郑勋睿对这位没有见过几次面的亲舅子,却有着很不错的看法,至少人家没有依靠爷爷的名声,既然科举无望,那就老老实实在衙门做事情,比起那些纨绔的士大夫家族的子弟,整日里东游西荡,自命清高,以及一辈子死读书、到头来成为废物的人强很多了。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出现这样的情形,一点都不稀奇。
脑子里装满了事情的郑勋睿,回到了后院。
总督府衙门的后院,有一百间房子,占据了总督府衙门整个房屋接近一半了,后院设计很是典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精致的花园,比起陕西巡抚衙门的后院,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了,后院也分为了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有三十间房屋,那是总督府部分官员居住的地方,其余七十间是总督本人以及家眷居住的地方。
郑勋睿带来的家人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少的,特别是三个女儿先后出生之后,需要有专人照顾,所以说七十间房屋,倒也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吃饭的时候,郑勋睿依旧在想着诸多的事情,有些心不在焉。
吃饭之后,郑勋睿依旧是陪着文曼珊、冬梅、荷叶与杨爱珍等在后花园散步,这是他的固定动作,每天这个时候,他能够和家人一起说话,两岁多的郑瀚宇,自然是陪着散步的,郑勋睿有要求,郑瀚宇散步的时候,必须是自己走路,除非是累的走不动了,才能够被抱着。
文曼珊走在郑勋睿的身边,右手拉着郑瀚宇,冬梅等人稍稍靠后一些。
看见这样的情形,郑勋睿有些奇怪,以往散步,所有人都是在他左右的,说说话,显得很是热闹。
“夫人,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夫君,奴家的确有事情,哥哥准备三日后到淮安来,奴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爷爷去世之后,家里清静了很多,哥哥说在府衙做事情,也不是很顺手,一直有着辞去差事的想法,可父亲不同意,在府衙做事情,总是有一些收入的,这一次哥哥给父亲说了,想着到淮安来做事情,父亲也同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