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出兵理由-《全球殖民》


    第(2/3)页

    “陛下圣明,微臣佩服之至,这几千人马押送上百万两军饷到边关去那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一切就依陛下之策执行。”

    “嗯……望爱卿不负朕之所托……”

    “这都是微臣偶然间发现的这些通敌卖国贼,微臣抄那些通敌卖国的奸商,都是微臣的主意,与陛下无关。”

    “爱卿……委屈你了。”

    崇祯要做别人口中的圣明天子,当然不会去担当那抢夺人犯财产的事情,这都是杨廷鉴那狗官为讨好皇上而擅做主张。

    当然杨廷鉴的名声可是毁了,至少在士林是这样,可以说杨廷鉴的节操丧尽,但是杨廷鉴需要节操这玩意儿吗?多少银子一斤。

    很快大明的文臣就无法驾驭手下的武将了,包括杨嗣昌这个内阁大臣兼兵部尚书,都无法驾驭像左良玉这样的军阀。

    “有枪就是草头王”在哪个时代都是实用的,特别是明末这样的乱世,所以杨廷鉴根本不会去管那些所谓的节操问题,先掌握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是王道,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搞个毛线啊!崇祯杀文臣可从来没有手软过,而崇祯对拥兵自重的武将就束手无策了。

    还有,没有足够的武力,杨廷鉴根本无法保证自己政策的执行,只要杨廷鉴中了进士,用钱运作一下,然后带着军队到沿海去担任一个地方官,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逐渐改革。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些既得利益者要阻扰改革,希望他的脑袋可以硬过铅弹。

    在这民族即将沦丧的最后时刻,让节操那玩意儿见鬼去吧!杨廷鉴不需要,杨廷鉴只希望中华民族不被列强欺凌上百年,不被满清鞑子屠杀上千万,不被满清鞑子奴役近三百年。

    杨廷鉴辞别崇祯以后,就回到“龙门客栈”等候消息,这让杨廷鉴押送军饷的命令下来,可能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翌日,杨廷鉴接到一份特殊的请帖,那就是杨嗣昌的请帖,杨嗣昌现在是山海关兵备道,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文官。

    杨嗣昌为什么要来邀请杨廷鉴,那可不是因为两人都姓杨,两人根本就不是同族同宗。那是因为杨嗣昌的父亲是杨鹤,杨鹤在总督山陕的时候,采用招抚为主的政策,结果流贼降而复叛,所以被崇祯下旨逮捕回京,锦衣卫缇骑在押送杨鹤的路上,杨鹤差点被流贼给宰了,就是沈炼他们押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