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十三年-《九黎决》


    第(1/3)页

    卷二

    十三年

    清晨,习风,三世洞心湖。

    偌大的两座岛屿安逸地沉睡在平静的湖面上,幽深而带着一丝神秘。碧幽幽的湖水四周坐落着不计其数的冰峰,万年来那冰雪都不见有丝毫融化的迹象,寒气逼人。唯有三世洞心湖没有受到任何严寒的侵扰,湖水也没有因之冻结,且温暖宜人,气候与外界截然不同,果真是奇哉怪哉也。

    湖岛一方,茂密的树叶遮挡住晨日的光线,但从那缝隙之中,依然有道道光线,化作手指般粗的光柱,从树林上方洒下,落在地面上。那座较大的岛屿上,片片青翠的竹林,隐隐送来的湖风吹动竹叶奏着哗哗的竹涛之声,悠悠回荡,就连从那个方向拂来的风,也似乎带着竹叶的清香,和那片竹林的气息。

    竹林深处,一片开阔的空地映入眼帘,没有一株翠竹,好像被人生生截断了似的。广阔的空地上矗立着十几座山峰,山脚下百草丛生,五彩缤纷。参天古木,笔直高耸,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群峰中主峰直插云霄,山色碧绿,一条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宛若条白色绸带系在山壁之上。瀑布激起的层层水雾静静环绕在山腰间,像熟睡的孩子一般轻轻呼吸。

    银色水帘下的石台之上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独自一人,闭目打坐,瘦小的身躯丝毫不受水流冲击的影响,脸庞上眉宇紧锁,多了一分孩童少有的坚忍,少了一丝这般年纪的稚嫩。他的身旁时有光亮散出,美仑美奂。

    “呼...。”少年长出一口气,从石台上站起来,一跃便从水雾里飞出,平稳的落在地面上。他裸露着上身,清晨的微光洒在黑黝黝的皮肤上,其实看似瘦弱的身躯却精壮的很。他眉宇间透露着丝丝英气,眉下星眸熠熠,清澈如明溪。黑色的头发乱糟糟地揉成一团,时不时还会滴落下一颗颗水珠。下身着一麻色短裤,破烂不堪。活生生一副边荒野人的打扮。

    只见少年身影一闪,身轻如燕,三两步攀上一棵葱茏高大的古树,灵活至极,一眨眼工夫就站在了树顶的枝杈上面,背靠着郁郁葱葱的树冠,抬起头眺望着远处碧绿的湖水,晨光撒下,整个湖面又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湖风轻轻拂过,泛起的层层涟漪使得湖面像系着金色绸缎的舞女,妖娆地摆弄风骚。少年顺手摘下一片树叶塞进嘴里,慢慢咀嚼,神色间尽情洋溢着天真烂漫,仿佛这大好的时光,只留给他一人而已。

    “忽...”的一声,少年从树顶跳了下来,随即身上散出奇异的道光,紧紧地环绕着他,缕缕轻盈的黑色混着红色的光芒如仙气一般托着他安安稳稳地落在地面上。少年半蹲着身子,眉头皱了皱,好像对刚才落地的一声闷响感到不满,他站了起来,顺手从旁边的地上拾起一件麻布外衣迅速地套在身上,哼着小曲缓步走向竹林。

    他一边走着,一边自言自语着:“打六岁那年就开始习练娘亲给我的那两本‘寒阴经’和‘炎阳经’足足七年光阴了。这两本破书听起来都不像是什么高深的武功秘籍,内容更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况且只有区区三重,更是少的可怜。三年前我已将两本功法炼至圆满,瓶颈已破,那废书对我来说没有丝毫用处。可是问娘亲索要新的功法时,她却叮嘱我不要急功近利,专心练习,到底在唬弄我什么啊。”少年的脸上尽布阴霾,大惑不解。念着念着,突然打了一个激灵,好象想起来什么似的道:“对了,之前听娘亲的老友说过,‘天下功法尊五行,五行极一得天下’所以人一生必修炼一行,万万不可贪多,否则会得不偿失,史上多的是盖世奇才,天赋异禀,有些人持才自傲,偏要打破这天地不容的戒律,最后都落得个走火入魔,武功尽失的下场。我之后也尝试着专练一行,可是差点送了命。问及娘亲,却只得了个含含糊糊、不知所云的回答。娘亲也不准我向那人透露太多,专心练功便是。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