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巧言语办事,搭辛苦挣钱-《山村之夜》
王大兴不辱使命!
晚上,王大兴去了老村长家。彼此问候之后,王大兴就假装很随意地问:“大叔,村里的小卖部谁承包啦?”老村长拉着长音说:“那谁承包啊,都嫌承包费少。村里没有啥钱,三万还强凑的呢!”王大兴一听,心里高兴。赶紧说:“也是,咱村是没钱,不过三万是不太多。五间房子,水泥钢筋的也得两万多块,人工也就几千的事。是不太合算。”老村长还是拉着长音说:“我们也算过,是没啥挣头,就是落个辛苦钱。要是肯受累,倒不用外边干去呢,也算行。”王大兴就说:“要能多给点,我看就有人干。”老村长无奈地说:“那要能多给点,不早就有人承包了吗?不是没地儿找钱吗?有人承包就盖,没人的话就等等,完了秋再说。”王大兴一听,假装为难地说:“那要是完了秋再盖,大伙还是受憋呀?”老村长就说:“受憋也没方,没人承包我也没办法,我这大岁数,也干不了。”王大兴又装出很随意地说:“那要不等完秋,我想承包过来,完秋再给加点儿行不?”老村长一听,就高兴地说:“那感情好。这么着,你要是干,我再让村里多给一千,不过也嘚秋后再说,现在是真没钱!”王大兴一听,真高兴了,立刻吵吵:“那忒好啊!那我就干啦!”
王大兴快乐地向家走,月光水一般地洒在地上,亮晶晶地闪动着,让王大兴更觉得兴奋和快乐。
接下来的日子很苦也很累。爷仨是起早贪晚地干,他们挖好地基后,又开始准备材料,所有的事情都是王大兴一手操持。二十几天过后,你再看王大兴,人也瘦了,脸也黑了,嗓子也沙哑了。林花心疼,但也不会表达,只能把伙食做到最好,甚至达到极致。
三个月的拼搏,小卖部盖成了。村里很满意,大家也高兴。村里有了自己的小卖部,买啥都方便,大家还产生了一份感激之情。不住地夸奖王大兴能干,是块好料,仿佛凯旋的英雄,着实让人敬仰呢!这一举动威力不小,为他后来的一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了,村长任免工作也实行了改革。这不,又开始实行竞选。想当村长的人,可以通过演讲的形式争取选票。其实,当时的农村人都老实,好多年都是一个老人家当村长,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多少年以来,国家对农村不理不睬,农村建设几乎是零,有的地方反而倒退了不少。很多水库荒废了,好好的麦子地变成了只种一茬玉米的薄地。没有了麦收,农民减少了一半的收成。人们对老村长也没有过多的评价。眼看他老了,该有新人当了,背地里也有人议论应该谁当,可是觉得谁当也没什么事儿可做。但又认为,肉食者谋之,仿佛谁当也无所谓。
也有人撺掇王大兴说:“你还不使使劲儿,争争村长啊!”王大兴欢快地吵吵说:“可不行,谁不比我强,我才多大点儿?”人们就劝他说:“你岁数小,可你有出息,你多能干啊?谁有你盖小卖部的劲儿?你要是用那精神领着村里人干,咱村肯定能好。”说是说,王大兴可是没有往心里去,因为他确实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村里那么多大人,轮不到他。可是,运气来了,椰风挡不住。现在的国家政策就是选拔能人,不论年龄大小,能者上。
乡里还通知老村长,推荐一个年轻有为的能人。得了,王大兴不干都不行了。
太阳已经落山,晚霞却把天空装饰得非常靓丽。东一抹,西一缕的云霞,炫耀着各自的风采:或卷或舒;或红或粉;或飞或奔,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老村长吃完饭,叼着烟袋向王大兴家溜达。路旁的杨树如同站岗的士兵,静静地迎送着过往的行人。几家的门口,拴着的狗不时地叫。
来到王大兴家,王大兴很是热情地让老村长坐在炕头。老村长坐下后诚恳地说:“大侄子,这几年你干得不赖。我老了,村里也得有个张罗事儿的。乡里让我物色一个年轻人,我觉得你还差不多,你考虑考虑。”你看王大兴,一听这话,他是哈哈大笑,兴奋吗?才不是呢。您一听他的话就知道了。他大笑着说:“大叔,别逗了,我哪行啊?我还是孩子呢,啥都不懂,哪当得了村长啊?比我岁数大的人,谁能听我的?可真不行。”老村长笑了笑,温和地说:“其实,这些年我当村长,觉得也没啥。上面有啥指示传达传达,开开会,和大伙讲讲。各家有矛盾喽帮着说说,听就听,不听,他们愿意打官司,那是他们的事儿。也没啥,你能干,况且你也是我本家侄子,我觉得你干对咱们老王家也有好处。”王大兴平静了些,疑惑地问:“真没啥?”“真没啥!”老村长认真地回答。王大兴于是说:“要是没啥,那我试试?”老村长马上说:“试试吧,真没啥。”这不,王大兴就开始准备了。他让小学的张老师写了一份演讲稿,又找到老村长,在他面前读了一遍。老村长笑着说:“还真不赖,你好好背背,到时候好好讲讲。”从此王大兴就开始叨咕起演讲稿来。他竞选成功了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