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骤闻此言,荀贞吃了一惊。 “杀了人?” 典韦应道:“是。” “杀的谁人?” “应是那乡亭里的乡民。” 荀贞令道:“停车。” 典韦应诺,即遣车外的卫士立刻去前、后传令。 戏志才、荀攸、程嘉、刘备、姚昇等人的坐车就跟在荀贞的后边,荀贞这一停车,他们纷纷下来,都来至荀贞的车外,来的路上,已从卫士们的口中得知了州吏杀人之事。 荀贞吩咐程嘉,说道:“去看看是怎么回事,那州吏缘何杀人?” 程嘉应是,抬头望去,见那乡亭离路几里远,走过去一来一回得好一会儿,遂便要了匹马,翻身骑上,带了两个骑士随行,驰奔而去。 荀贞望着他远去,心道:“州吏突然杀人,想来必应是与征粮有关。” 车中的臧洪、袁绥也想到了此节,两人面面相觑。 荀贞问道:“这州吏杀人想来应是因征粮而起,类似之事,以往可有发生?” 臧洪、袁绥对视一眼,迟疑不作答。 荀贞看到他两人的表情,心中已然有数,心道:“即便因为离得稍远,他们又在争执,州吏也许没有看到我的仪仗,但我数千步骑缘路而过,声势浩大,州吏却必然不会不知,然饶是如此,却仍敢杀人,可见其胆大妄为,……如此胆大妄为之人,料来也断非是头次杀人了。” 荀贞作为到任的本郡二千石,他的车驾前边是有二千石的仪仗的,斧车、乐车、戟士等等齐全,退一万步说,即使州吏没有注意到他的仪仗,不知道他是谁,可他的步骑义从足有四千之众,加上后边家眷坐的群车以及拉运军械、钱粮的大批辎重车,声势不可谓不大,一路走来,烟尘滚滚,那杀人的州吏肯定不会看不到,以常理而推断之,即便不知这是新任本郡太守的队伍,能带这么多步骑、辎车的也只能是有数的“大贵人”,任何人面对此种情况在做决定时恐怕都会谨慎许多,可那州吏却依然不管不顾地杀人,足可由此而见其人之嚣张妄为。 荀贞又问臧洪、袁绥,问道:“以往遇到类似之事,张公都是怎么处理的?” “张公”,这问得显然是张超了。 袁绥是郡主簿,也就是张超的秘书,从这一层来说,他和张超的关系更加亲密,因此在见到臧洪不肯作答后,他便踌躇片刻,措了下辞,出口答道:“负责征粮一事的是笮融,笮融与方伯同乡,极得方伯信用,这征粮之人名为州吏,实为笮融私臣,此辈倚方伯之威,仗笮融之势,向来都是横行无忌,张公虽对之久怀不满,奈何……。” “奈何怎样?” “奈何多次上书方伯,却皆如石沉大海。方伯对此丝毫不理,放任笮融,张公亦是无法。” 荀贞前世时读《三国演义,书中的陶谦好似一个老好人,可能在乱世为一地诸侯的,又有哪个是厚道好人?陶谦这脾气,恃才自傲、尚气刚强的,连张温的面子都不给,——要知张温那会儿不但是他的长吏,而且贵为车骑将军,并已被朝廷拜为了三公之一的太尉,即便如此,陶谦还敢当众羞辱张温,更莫说张超了,就是十个张超一起来,他不想搭理就不搭理。 其实,陶谦不搭理张超,这还是看在了张邈的面子上。 张邈是党人八厨之一,老牌的大名士,看在张邈的面子上,陶谦这才只是“不搭理”张超而已。要不然,不定陶谦会有什么羞辱、逼迫张超的手段使出来。 “志才、公达,你们怎么看?” 戏志才往乡亭处望了望,程嘉还没到,仍在路上奔行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