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道州盘桓(十七)-《1852铁血中华》


    第(1/3)页

    “运气好而已,你再打几炮试试看?”韦昌荣兜头给了张应宸浇了一瓢冷水。

    方才韦泽的炮兵对着城外清军开了两炮,这两炮都很准确的打到了一里多地外清军大旗附近,一枚炮弹甚至击穿了清军的大旗,这在城头上引发了一阵欢乐的声浪。而清军很快就开始撤退,他们如同打了败仗一样飞速撤到了三四里地之外。

    即便是被浇了一头冷水,张应宸看着清军逃跑的行列还是哈哈大笑。而教导旅旅帅柯贡禹虽然也高兴,却没有这么高兴。他见*已经见得多了,同样的定装火药,甚至是同样的炮弹,看似差不多口径的火炮打出去,射程,落点却是大不相同。甚至同一门炮,打出去同样的炮弹,落点相差也颇大。

    作为教导旅,柯贡禹越来越清楚“同质化”这个词的含义,部队能够踩同样的步点,迈同样的步幅,*能够有差不多的弹道,子弹有差不多的威力。包括火炮有同样可控的射程与准头。有这样军队与武器,作战参谋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能更加有效率。

    300多人的教导旅中多数是精锐部队,不少都是从永安城就跟着韦泽的部队,这帮兄弟们接受正规军事教育最早,被磨砺的最久。所以战斗中纪律性与服从性,还是进攻意志都颇为优秀。

    这支教导旅可以说是韦泽部队中的绝对精锐,也是全军学习的对象。但是作为全军标杆的教导旅恰恰不能当作军事计划制定的标准。因为韦泽的部队战士入伍时间早晚不一,个人特点大不相同,素质参差不齐。若是以教导旅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标准,那制定出来的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作战计划。

    对这样看着成效不错的炮击,柯贡禹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自己造枪铸炮,那就好了!”

    而韦昌荣负责全军作战训练的重任,他对张应宸兴冲冲的表现也是颇为不爽的。“应宸,选炮的时候你不在这里,多少好炮我们都没选,选炮的标准那可严着呢!废掉的东西比留下来的东西多出去几倍去。练兵时候用掉的红粉(这时代对火药的称呼),现在开起炮来,少说也得打死几十上百的清妖。”

    林凤祥一直跟着韦泽,上了城头之后看到韦泽的炮兵炮火如此之准,已经大为惊讶。没想到两炮吓退了数千清军之后,韦泽的部队不仅没有兴高采烈,反倒大多数人都有种苦大仇深的表现。这种不满貌似还不是韦泽挑头想削谁的面子,而是为了一些林凤祥不明白的事情而发生的争论。

    对于韦泽自家军中的事情,林凤祥也没办法劝说。但林凤祥看清军退下之后可没有调头离开的迹象,他忍不住对韦泽说道:“韦兄弟,既然我等已经决定要回道州,此时当出城一战,逼退清军才好。”

    在永安,在桂林,太平军每次准备撤退之前,都不是偃旗息鼓,而是要派兵对清军发动攻击。这种战术能够很好的迷惑清军,让清军摸不清太平军的思路。等到突然脱离战线的时候,才能让清军不至于发现太平军的动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