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最不可能的电话-《绝品花香》


    第(1/3)页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东西,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媒体形式。

    媒体可以引导舆论,但是有时候也会成为不正确信息的传播者。

    就像是这次张郎的南天商贸集团的事情,根本就是有人故意造谣。

    而燕京的媒体大多数人都是以吸引眼球为宗旨,类似于报纸的话,就是提高发行量;电视的话就是提高收视率;而广播则当然是提高收听率。

    “媒”是“女”字旁,《诗?卫风?氓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语又讲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

    这是媒体之中媒这个字的来源,不过在张郎看来,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事情,导致媒体才会有这么多狗仔队的气息。

    因为“女”字旁的原因,多了一些八卦的气息,导致现在的媒体大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存在,毫无节操可言。

    而就在这时候,张郎办公室的传真机,忽然打来了一份单子。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郎此刻的传真机,也算是媒体的一种,当然,并不是说张郎的传真机也是狗仔队的一种。

    这东西是张郎要求还处于整合阶段的各个产业的老板,每天做的一份数据统计。

    这些产业目前主要是中心医院,阳光春天,帝/都大润发这三个公司和产业为主。

    至于剩下的华峰4s店,九州物流,豪生地产,景致酒业,胡杨家具、席梦思、凉风花店等产业,因为产业的产值并不是特别高,也就没有计算在内。

    没错,别看除了中心医院,阳光春天,帝/都大润发这三个产业之外,其余的产业叫什么物流,地产等等等等非常霸气的名字,可是规模那是相当的小。

    等于说,这些产业基本就是在产业刚刚开始的阶段就被张郎给收购了。

    虽然说这些企业在自己创业阶段也打下了一些名气,不过大多数人之所以会买给张郎,基本都是资金链条出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是欠下了一屁/股债。

    这些产业的老板,也大部分基于张郎收购了企业之后,也会把债务一并偿还为条件,才卖给张郎的。

    所以说,当初白乐天,萧乙铭还有龙奥天,会那么自信张郎的产业链条会资金崩坏。

    盖因为,无论是哪一个富豪,只要是接手了张郎手中的这些累赘,都会资金链短缺甚至是导致崩溃的现象。

    盖因为要想救活这些厂子,需要拆东墙补西墙,若是资金周转不好的话,那么肯定是完蛋。

    而且在燕京,也出现过不少的豪门厂房被资金链的问题或者是说自己旗下的某一个亏损的产业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资金缺失而造成产业崩溃。

    对于张郎曾经的做法,程四海对张郎的做法其实也很不理解。

    张郎收购自己大润发的想法他是知道,可是收购那些不盈利甚至是亏损的企业,又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难道说仅仅是的一个慈善企业家的称号?

    程四海自认为自己看人还算是比较准,不认为张郎是一个会有闲心做这事情的人。

    而此刻,在程四海注视之下,张郎抽出了那份打过来的传真。

    “中心医院同比营业额降低百分之十二,阳光春天同比营业额降低百分之十五,帝/都大润发同比营业额降低百分之二十三……”张郎念了一下这份名单,眉头微皱。

    好家伙,仅仅是一个传闻,竟然导致自己家公司的同比营业额降低了这么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