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余慈没必要纠正她话里不怎么精确之处,而在某种意义上,她的定义应该更准确。在上清前辈心中,只有集齐了四方八天、四大帝御;三清大罗、万古云霄的上清体系,才是真正的三十六天。 太霄神庭就是承载这个体系的核心,而如今,已经向他敞开了大门。 周围仙真对待余慈的态度,和对待薛平治有极大的不同,都是格外地和善亲近,甚至有招呼“道友”的,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余慈向薛平治点点头,也向周围仙真拱手致意,随后就踏入道宫门楼,一步步走进去。 他不需要登上那万仙云集的大殿,虽然此时,道宫内外,几乎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 行至中庭,已有一道赤金符诏,飘飘落下。 余慈接在手中,符诏之上,书以神文,视之触之,便有奇妙的感觉透进来。 那是真实与虚幻完全融合的感觉。 这是一处虚实交错的妙境,或者说,是梦境。 发梦的既是余慈,也是太霄神庭。两方的梦境交织,其实就是以玄门“存神”之术,将自蕴的法度交织。在玄门体系的统合下,细微的差异都给弥平,余慈只需因势利导,以最自然的反应进行就好。 手接符诏后,余慈在恢宏道宫正殿一礼,身畔又有白鹤飞过,上有一位青衣童子,口称“老爷”,行礼道: “请随我来。” 余慈略一点头,便在这个空当,其身畔又是烟云缭绕,一架辇车由白虎相牵,至乎身前,正是虎辇玉舆隐轮之车。 其上驭者不是玄黄,也不是栖真,而是两位神将。一身金甲兜鍪,外罩披风,威武雄壮,却又恭谨端正。 这又是虚实交错之景,辇车是真,神将是幻。 然而在此道境之中,又不必分得那么清楚,若真有哪个幸运又不幸的家伙误闯进来,冲撞了两个神将,万古云霄并太霄神庭加持之下,打杀也在顷刻之间。 余慈登车,其中一位神将躬身探臂,向余慈处请来了符诏,恭恭敬敬持在胸前,站在副御之位上,另一位神将则做主御,叱喝一声,辇车开动, 前方则是白鹤童子相引,一行人在道宫上略一盘旋,便飞驰而去。 余慈往下看,和薛平治视线交错,都是一笑,后者轻轻挥手相送。 随即辇车远离,飞离道宫后,却是往下而走,乘风穿透层层云气,隐约可见下方另一番山河天地,如临下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