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画卷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影,余慈却仿佛看到了众多音容笑貌。 他能“看到”曲无劫、昊典、原道…… 在这里面,剑意即人,人留剑意。 他们是如此鲜明、清晰,就像从来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任何两种剑意是相同的。 可在这一刻,它们在共鸣, 同属于剑仙的超拔意念,傲岸而纯粹,但彼此之间,却有一份对彼此的认同。 使得在某一个刹那,这份恢宏而绝妙的气象留印虚空。 这不是两位、三位,而是二十多位剑仙的共同“创作”。 就算是剑仙、就算是同门,如此机缘,也是千载万年难逢,而制作这幅画卷的修士,便将这一刻“截取”下来。 所谓的“截取”,不是比喻,而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手段。 不知是哪位,从连贯的时间长河中,截取这幅剪影,等于是将那一瞬间的世界“切”下,独立出来,化为此图。 没有什么别的炼器手段,却是浑若天成……这本就是天成之宝! 帝天罗怎么能用得起? 余慈心中,震惊和疑惑并存,可事实就是这样。 虽然内蕴的剑意不可能全数引发,虽然众多剑意达成一个微妙的共鸣和平衡,使得威煞内敛,但只是那份数十位剑仙意兴飞扬、气贯长虹的大势,便已拔至天地法则体系的最并不稀罕。 问题在于,他仅单纯地以“认知”的方式,攀登上来,概览真界天地法则体系全貌。 上回的登临和观测,则是借大日法相施展虚空挪移神通,施加了强烈的动荡和刺激。 一动一静,认知的层次和精细程度,就是天差地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