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玄真高遐 风烟俱静-《问镜》


    第(2/3)页

    不客气地讲,天下大宗,最孱弱的莫过于离尘。

    尤其是此劫之初,一度沦落为只有“一门七长生”的地步,只能和洗玉盟地阶宗门……还是比较靠后的那种相提并论。

    若非偏远的地域帮忙,又有当年曲无劫的佩剑“刑天”镇压,方回本人也是天下少有几位拥有短时间地仙战力的大劫法宗师之一,早被人从大宗的位置上踢下来。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多年沉沦之后,方回竟然趁着天地大劫的“时机”,猛然发力,即使现在仍然得根基虚浮,至少给人一定的希望。

    若真能在勘天定元之后,渡过那个要命的关口,离尘宗中兴或许真的不远了。

    至于能不能成……

    楚原湘嘿然发笑:同样是近在咫尺,“近水楼台”是一种,“镜花水月”也是一种。

    勘天定元就是决定这一切的根本。

    别的不好说,想在这里面掺一脚,方回似乎还差点儿份量。

    说到底,也只能是“因人成事”,或“听天由命”罢了。

    不过说到“近水楼台”,楚原湘自然扭头去看辛乙,那个矮胖老头,是他少有的感到衷心敬佩的老家伙之一。

    论近水楼台,谁比得上他?

    可接连三次勘天定元,他不是没有机会借机上位,一举打破关隘,站在此界的巅峰。

    可出于所谓的“大局”,特别是涉及玄门修行的根本,他都让了,让得云淡风轻,正是“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典型。

    当然,让是一回事儿,每次勘天定元,不知有多少人止步在最后一线,就此沉沦。

    真正让人佩服的是,就算让了,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明明有致命的缺陷,也不管有多么被动,依然能够跟得上、拿得起、镇得住,稳居于最要选地仙以下第一人,楚原湘定要投他一票。

    类似于眼下这种情形,八景宫别的不派,派辛乙出来,永远都是最具说服力的手段。

    至少当辛乙站在他们眼前,其本身就是八景宫最明确的态度和一贯的做法,就是楚原湘这种自认狂狷的人物,也要表示出最起码的尊重。

    谁也不知道,就因为千宝道人的状态,楚原湘竟然想了这么多,不到那个境界,也不会有类似的感慨。

    现在述玄楼内外大部分人,还只是停留在当前的形势下,好奇接下来正一道和海商会将怎么排兵布阵,也想知道在此微妙时刻,夏夫人又会怎样主持下去,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等远方的消息等得心焦。

    让不少人感到失望的是,事态的发展就好像是温吞水,没有任何超纲的情况发生,夏夫人的声音又响起来,依旧淡定从容,甚至吝啬于拿出任何情绪。

    她对“真阳坛”做了例行的征询,请那边派人出来。

    张天吉的脑子都要炸开了,现在又轮到正一道出人,选谁出马都要由他拍板决定。

    天风散人败阵,已经不算什么,甚至这一轮斗符胜败,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态度!

    张天吉看向广微真人,后者默然不语。这种时候,他又能怎么说?

    最终,张天吉一咬牙:“我上!”

    敖洋、敖休都是吃惊:“是不是太早了?”

    “让人兑子的可能性太高。”

    张天吉一言既出,念头反而坚定许多:“无论如何要先胜一场,后面还有乔休真君,本宗也有宇清师弟,压得住场面……”

    没说出来的一句是:

    他们现在已经输不起了。

    脆败出局当然是暂时摆脱漩涡的好办法,可正一道与海商会不同,里面牵扯着一家正一道经营数劫时光的关系线,是在北地渗透影响力的重要桥头堡,舍不掉,也丢不起。

    奋力一搏,如果胜了,利益将会是超乎预料地丰厚;要是输了,也不会比现在更糟。

    这就是正一道的立场。

    海商会那边如何想法,他是顾不得了。

    张天吉径直起身,走出观景云台,这个举动,使得述玄楼内外议论纷纷。

    此时,张天吉肯定是拿得住架势的,面如铸铁,就那么立在云端,等余慈一方派人出来。

    千宝道人刚回来,还没喘口气就看到这一幕,奇怪之余,也顾不得向余慈询问斗符时暗施的手段,急忙便道:

    “这一局要兑子!”

    “师叔你且安心静养吧。”

    余慈微笑递给他一只玉碗,里面清液如酒:“刚刚师叔连展神通,可算是拼了老命,还是补一补的好。”

    “这边比我老的……”

    千宝道人话说半截,忽地看到薛平治意味不明的眼神,当即噤口,窒了片刻才转移话题:

    “托你的福,今天状态绝佳,而且除了最后一记三合神光有点儿吃力,你师叔我的消耗,自然有千宝池里的法器分担……唔,等等。”

    这时候他才看到玉碗中乘的是何物,不由得咂咂嘴:“你这一说,我还真觉得有点儿晕。啧,至粹玄真,不落五行,这是符法神通凝就的吧,不炼丹就拿来喝,是不是可惜了?”

    说话间,他把玉碗举在嘴边,却不饮下,而是拿眼角瞥薛平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