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转丸之思 樊篱之念(上)-《问镜》


    第(2/3)页

    童儿实在是最好说话不过,一点儿异议没有:“好啊。”

    拍拍它的脑袋,余慈笑道:“那就跟着刚刚那位,去挑几本书,带在路上看吧。”

    等玄黄跑出屋子,余慈脸上笑容收敛,对雪枝的请求,他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爽快,雪枝本身因素所占比重很小,就是苏双鹤那边,也没什么意思。他主要是想看看,白衣勾搭这位,究竟会拿出怎样的谋算?她们针对的、利用的都是哪个?

    希望能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吧,如若不然……沧江那边猎获剑修的事项线索,倒是越来越明晰了,不知论剑轩有兴趣没?

    背着手走出屋舍,越是相处,他越觉得和白衣有缘——无关感情,只是觉得他某一部分神通与此女隐然有所共鸣,感觉就像是听到了某篇特别悦耳的乐章,有种天然的契合感。

    难道真的让她传我衣钵?

    余慈不自觉已经走到园中一座假山之就算他与心内虚空全无关系,之前那一幕,他照样可以重现。

    只要他对相应天地法则体系的认知到了那种程度,对天地法则体系的影响也符合要求,更重要的,能够达到这种“超然物外”的层次,在不特意扭曲法则的前提下,整片虚空,就像是在他手中转动的铁丸,可意随意标注任何一位置,念动人至。

    如果将此外化到真界天地中,道理也不会有任何差异。

    当然,这是单纯神意到此,天然就适合穿行在天地法则中,若再加上肉身,就是另一种情况。

    天地如浊海,夫真实者,一曰能出,二曰能入,戏水闹海,可谓龙耶?

    刹那间,余慈对“真实之域”中,一重更高的层次,有了清晰的认知。

    回过神来,见证严和尚依旧沉静跌坐,似乎没有察觉到身边多出一个人来。

    余慈这段时日,对情绪很敏感,知道证严和尚明显走的是佛门传统“本心不动”的路子,心如明镜,一尘不染,若说瑕疵,恐怕也只余那份“力争自由”的执念了吧。

    可若不如此,哪还有性情可言?

    相较之下,倒是余慈自己,情绪生灭虽是复杂百倍,然而有情绪神通镇压,有黑森林法门管控一切念头生灭,隐然便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意味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