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鬼厌看时,正好是和余慈打个对眼,可从他这个角度,看到的是余慈站在那里,胸腹之前,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光线扭曲的迹象,包括粘附的半边照神铜鉴,就那么消失掉。 如果从另一角度,即从天地法则体系的扭曲变异情况来看,那玩意儿就在原处,位置也没有任何变化。可在在鬼厌的肉眼当中,它真真切切地是消失不见了。 与此异相同步的,是更诡异的情形——鬼厌所看到的余慈的身影,也不对! 虽说人还是那个人,可从本源之力衍化到天地法则体系难以承载的那一刻起,到现在为止,怎么也有五息左右的时间。 这其间,祁白衣等人撞破殿墙逃出,龙殇救了翟雀儿之后惨死,柳观和黑袍叔侄两个,为了坚守阵地,也各自使了一些手段,放出护体法器之类。 这些都没问题。可与之同时,余慈分明也有动作,他一直在与本源之力强大的引力对抗,三方元气是分担了绝大部分,但在重压之下,他的肢体也不可避免地要有对应的变化,他比最初要前倾很多,脚下却是拉开一个弓步,甚至就在鬼厌观察的同时,他也在微幅颤动。 可是,这所有的一切,在鬼厌的眼中,都没有任何体现。 余慈还是保持着最初那一刹那的形象,身体本能地绷紧,似要做出反应,眼角面颊的纹路所拼接出的惊愕,都固定在那里,像是中了定身法,或是化为了一尊雕像。 如此强烈的反差,让余慈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 此时他的本体与鬼厌所感应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误差,这像是某种幻术造成的结果,但其实还是本源之力的逾限衍化,带来某种奇特现象。 此时此刻,除了本体和鬼厌,还有“全局感应”的视角,毫无疑问,后者更贴近于真实。它带来了这样一种目前还难以理解的奥妙,且在短时间内,余慈恐怕是没可能勘破了。 所以,他只是将这份认识牢牢地刻在心底,然后,就将心念转向了更现实的去处。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憎恨头这种归类分级的方式,总体上还是粗糙的,冗余的信息非常多,信息之间的关系,也没能有效利用,寻找起来很不方便,体现在思路上,就是经常性的断续,无法真正流动起来。 这时就看出推衍秘术的关键作用。 类似的念头也只在心头闪了一闪,余慈不去理会那些远在天边的玩意儿,只是按部就班地整理归拢,同时也尽可能地思考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更高效。 正是这种做法,倒真给他得了一个灵感。 灵感出自于天地法则体系结构,余慈就发现,他对信息的归拢整理,不自觉地就按照类似的结构来进行——有用的信息就那么几个,但各有其脉络延续;相关的还有一些,处在稍向下的层次,其他则等而下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