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知名-《问镜》
第(3/3)页
他踏上几步阶梯,实际上已经攀升相当一段距离,到得上层,却是一处八面来风的开阔所在,只以朱栏围拢,再无别的装饰,视野为之一阔。
何清引他到朱栏前:“这里是楼中最适宜修行之地,更上面一层是聚星台,那里是符阵接引诸天星力之所,你修为不足,暂时不去为宜。”
余慈从朱栏这边远眺,看到的就是万里云气,波涌飞动,往下便是擎天山柱,放出的灵光矫然如龙。
摘星主楼并无地基,只以白玉为底座,离地高远,看起来是被浓郁的灵光托举入空。楼体四方四角,飞檐斗拱分列整齐,又从四角各分出一条粗重的长链,接入地面,随罡风抖动,哗哗作响。
再向下看,有一条狭窄山道阶梯很是显然。它从山柱肯定是有主意的。她也没有故作姿态的习惯,略一点头,便道:“我传授给你的归虚参合法与大梦阴阳法,近日可有习练?”
余慈呃了一声,有些尴尬。实话实说,因为全身心都放在祭炼之上,他已经快把这个法门给忘掉了,不过回头一想,他又觉得不对。
当初梦微给他的信笺,上面论述正反、阴阳、动静之道时,给出的定义是“道门最原初、最朴素的法度”,这也是他心内虚空结构的理论根基之一,所以应该说“阴阳之道早已经印入心内虚空深处,无分彼此”才对。
道理确是这样,余慈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翼翼地用这理论回应了。
何清就看他一眼,倒是没有生气:“你能明白此项,省了我许多口舌。不错,天下道门论及阴阳,总是着眼在其原初、简单、根本的特质上,这并非陈词滥调,而是确凿的天地之理。
“正因为其‘原初’之根本特质,世间万物,无不可用阴阳论述之、描绘之、乃至推演之。你已经有了基础,今日我便传你‘阴阳化生’之术,在自身根基上,可推演前路成败,使修行之术从无到有、渐次完备。
“当然,以你的能耐,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无有生有’,创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法门,但以之为印证,仍可省去不少力气。”
余慈一喜,就要躬身道谢,却听何清道:
“慢来,这一门法诀不是白给你的,我们要商议一个条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