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磨剑-《问镜》
第(1/3)页
阴风从山石草木间吹出来,并无定向,旁边大树枝叶簌簌抖动,似乎也感受到寒意。23us.com余慈的感觉则很清楚,那风不是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吹过来,而是从地表涌起,且是森森然冷了神魂,才影响到肉身。
余慈手中纯阳符剑光芒闪耀,周边温度骤升,却还是没能挡住这阵阴风。不过仅隔一线,他心念触动,脑宫中似有“锵”地一声震鸣,多年积蓄磨炼的杀伐之气,在精纯剑意的统驭下,一发即收,正是以剑意破邪妄的法门!
黑暗的丛林似乎亮了一下,伴着杀伐剑意,丝丝剑气铺开,周围刚抽出来的细嫩草叶和树上细枝被扫掉一片,平地涌起的阴邪之气随之消散无踪。
余慈没有任何耽搁,剑意迫发的同时,他脚下移动,瞬息便去了七丈之外。身形方动,他刚刚立足的地面上铮铮连响,数根尖锐的指爪破土而出,便是在黑暗中,那首先要明白元气如何运转、气脉如何疏通、剑气如何形成、效果如何掌控等,概言之,便是实实在在的使剑之法,是曰剑技。
剑技通透,便要接着弄明白,如此剑技,一剑横空将有怎样心念、怎样的气魄,使剑中含灵,流转有生气,是为剑势。
剑技、剑势均已明晰,又要与使剑人的心意勾连,使二者更符合使剑人的性情心志,豪迈之人有豪迈之剑,阴柔之人有阴柔之剑,如此调整契合,一剑挥出,心、势、技浑然一体,无有滞碍,方是剑意成就。
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是要经过长期孕育,方能渐渐成形,然而余慈又有不同。
因为天赋、性情和机缘等种种原因,他早早消化了叶缤赠予的剑意印痕,本身已经具备了“半山蜃楼”这样一种成熟完备的剑意,运用之中并无滞碍,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
然而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即使半山蜃楼入微入化的剑技、剑势已经和余慈非常契合,但余慈和叶缤的性情心志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此前十多年的流浪生涯,余慈在生死搏杀中已经形成了一套他自有的剑路,也即眼手心胆浑融,抢一线之机,立分生死。狠辣凶性或有过之,但终究不是叶缤从容不迫的强者风范。
只这一个差别,便使得半山蜃楼剑意,会和余慈有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按着这个轨迹发展下去,余慈大概会受强势剑意影响,逐步改变用剑的风格,甚至变化性情,向叶缤靠拢,得到半山岛的三五分真传。
可在两月前,余慈从谢严口中得到了离尘宗剑意破邪妄的法门。这个小技巧并不出奇,然而却触及到运用剑意的根本问题。余慈受此启发,突然明确了他用剑的路子,知道了他想怎样使剑!即使他对剑意、心性之类的问题还不怎么明白,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运用半山蜃楼剑意的基础上,重塑自己独有的用剑风格。
第(1/3)页